浅议对话式教学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2-19 08:48:54

浅议对话式教学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日益增多,高校教育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方式已经很难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对话式教学。其中包括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和同主观世界的对话两个方面。

Abstract: With the constinuous of higher education enrollment,the number of students is growing up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higher education encounters a great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can not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to address this problem,we propose the dialogue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including the dialogues with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subjective world.

关键词: 对话式教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教学

Key words: dialogue teaching;higher education;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62-01

0引言

看古今中外,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师把知识 、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于是就有了诸多将教学基本含义延伸来定义教学的作法,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教学的复杂性。虽然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但有关教学却有一个共识: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并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那么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活动过程。所谓对话式教学,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佐藤学(Manabu Sato)先生在其名著《快乐学习―走向对话》之中是这样描述的, “‘对话学习’和‘修炼学习’是相对的,‘修炼学习’是追求自我完善的行为,而‘对话学习’是通过同他人的沟通行为,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为。”[1]在“对话学习”中,对象与他人的对话本身是一种学习的行为,学习被理解为在沟通的过程之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把对话式教学理解为通过教学主体之间的语言、思想等的交流来使教学的双方达到一种知识的理解、升华和共享。对话式教学不是把习得知识视为个人的掌握和独吞,而是人们一起共享知识、知识是公开的和开放的。对话式教学的起源可追溯到柏拉图记录的25篇以及苏格拉底的对话篇,特别是柏拉图的《美诺篇》,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谓的‘产婆术’。”由苏格拉底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学习是在探究真理的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中形成的。

1扩招带来的连锁反应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现在的高校已经不是曾经我们认为的象牙塔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代替了精英化,这本来是教育的一种进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随着大众化的推广,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日趋明朗化,特别是高等学校的课堂教育,在适应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上走的太慢,无论是课堂的硬件条件还是师资力量、教学方式等等这些软实力,大多数的高校并未达到大众化的要求。就目前的高校教学状况来看,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已发展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教育双方都在为了教学而教学,忽视了教学主客体都得到发展这个中心。

2教学评价体系的错位导致教学重点的转移

评价就是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的统一,是综合内外各种因素而不是仅仅对课堂教学标准进行评价的统一,是综合考察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等。评价必然会产生一个结果,不管它是好是坏,而且这个结果对于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客观与否、公正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顺利进行。评价也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信息,评价的回馈是教师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应该努力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对学生而言,评价为学生做了一个小结,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我们必须认识到,评价是一个体系,必须处理好各个环节,注重评价方式的灵活性,体现素质教育管理开放性的格局。

评价体系的错位导致了教学重点的转移,由教学主客体的发展转为主客体的选拔与等级划分,这亦是当前教学存在的重大弊端之一。基于上述两点的分析,我们提出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该由目前的教师独白为主走向以对话方式进行为主。

所谓对话,并不单纯指师生的问答,虽然他也是对话的一个方面。对话式教学中的对话包含两点:①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包含教学的各个外在的方面,教师、课本、同学等这些教育的实体化的影响因素,当然其中包含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在这些实体化的影响因素中,我们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是看重了教师的传授,而忽视了师生的互动,甚至也忽视了其他的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环境等。对话式教学的方式是开放性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师生可以就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讨论,主客体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并不是要最终达成某种定论,而是无限的接近真理。教师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学生不在看为单纯的学习,学生也可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并将之表达出来。师生关系不在只是教与被教,而是合作共享,即互惠学习(reciprocal learning),[2]彼此贡献自己的见解并最终发展为合作学习。当然,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并不限于同教师的对话,还有与同学、课本、环境等外在的“对话”,也就是说学习主体不在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就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去探索与追求真理。②同自己的对话,即同主观世界的对话。同客观世界对话相对应,对话式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就是同主观世界的对话,同主观世界的对话可以理解为思考与同化。对话式教学提倡的是同外在世界的交流,但这并不是忽视主观世界的改造与升华。通过交流才能获得知识,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所说的学习并不能单纯的停留在这个浅薄的层次,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个体获得发展,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才是学习,才能获得发展,这就需要个体去思考即同主观世界对话,将与客观世界交流的成果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给自己予以指导,这样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对话式教学所追究的成果。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方式,是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能使师生的到较为全面的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与普及,我们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将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19-21.

[2]贾荣固.把问答式教学改造、提升为对话式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3.

上一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下一篇:医学图书馆流通部服务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