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时间:2022-02-17 09:20:47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课程的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那么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努力创造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民主氛围和环境

当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就表明了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上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民主的思想,关注、赏识每个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牵挂,而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上课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地想,进而大胆地发言。因此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对于一些奇异的想法,要选择适当的角度给予鼓励和表扬性的评价。有时可以尝试师生角色易位,比如“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课,接受上课“预约”的同学,课后会不亦乐乎地忙着阅读,研究书本内容,找资料,列提纲,寻例证……当学生正式登台授课时,注意正确引导其他同学与之配合,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授完课后,教师给予评价,加以鼓励和肯定。学生提供的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但对教材信息的取舍却因人而异,而这个取舍的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二、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例,一句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激发学生的细致观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在此基础上置疑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诱导发散思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发散设疑,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毫无压力和束缚的自由讨论下,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问:一国两制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缺乏针对性,如果变换角度就比较好些。例如,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和的“一边一国论”,你的观点怎么样?你认为台湾的出路在何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方法是什么?这些问题在书本中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联系实际,增强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初中生接受的信息增多,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多地进行理论分析,而应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引导他们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掌握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教材,并在观察分析大量材料、信息过程中,悟出道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课时,引导学生从改革的原因、实质及改革的目标和重要性等方面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播放了“改革开放30年”的录像,3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深受感动,而后又启发学生畅谈建国50年来的大好形势,谈三峡截流,谈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和自己家庭变化,谈党的十七大决定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社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改革开放给祖国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自己解决了这一问题,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我们可以在练习中设置一些开放性题型,题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突出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的独特创意提供表现机会。比如在引用了一则“见危不救”的材料后,设题:目前国家对“见危不救”或“见死不救”尚无法律规定,请你就这方面的立法发表个人看法。要求学生做答时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有理。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其次,题目涉及的材料也要体现新意,所选材料要尽量与现代前沿科技和时事热点紧密相连。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政治教师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

上一篇:无华的常态课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