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时间:2022-02-17 08:15:24

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并不关心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只关心自己的讲义里包含多少个知识点。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目的就变成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新的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心研究教学艺术,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地学,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情感教育,让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里活起来

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更需要拨动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在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更丰富。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必须以情感作为促进学生个人行为的内驱力。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美国某贫民窟里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多是违法犯罪分子,专家预测这样的孩子由于缺少教育也会走上犯罪道路,可二十年以后专家调查时却发现那些孩子大多数都走上了正道,专家不得其解,最后知道了答案。原来他们都遇上了一个很有爱心、很重情感的老师。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坚持以理服人很重要。

二、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活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关键。这里的实际包括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联系实际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尽可能地统一起来,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善于挖掘生活、发现生活、模拟生活、提升生活,用生活教育人、发展人;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点击生活中的精彩,创设丰富而鲜活的教学情境,使思想品德课堂真正活起来,同时也能使学生用全新的眼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将自己的真情融入生活之中。具体做法如下:1.再现生活场景。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再现生活场景,用直观鲜活的视觉效果去感动学生,撞击学生的心灵,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2.模拟生活情境。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知识、思想、能力的习得者,也是有效的教学资源。结合课本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不仅能使我们的课堂生动有趣,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在直接参与中得到锻炼。3.参与生活实际。课堂教学是一种生活,但它要不断地从课堂以外的生活中吸取营养,构建起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之间的良性关系。我们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和扩展到课外。

三、师生间双边互动。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活起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要有民主意识,打破教师是主宰者、是权威者,打破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学习的思维定式,要认识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发展学生心智的活动,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作为教师,要想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角色中走出来,“蹲”下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只有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喜同悲,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只有站在合作者的平等地位上,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获得平等、主动参与的权利。再说,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新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教学方式,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具体做法如下:1.组织学生阅读,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装排时事评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让学生走上讲台,表演小品、演讲。4.给学生发言权。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道德品质、培养能力和索质的重要渠道。为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想方设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课堂,让思想品德课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初中生的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有意义的、学生真正喜欢的课,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活起来。

上一篇:简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三大误区 下一篇:浅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