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力促生态涵养区协调发展

时间:2022-02-17 03:34:36

北京力促生态涵养区协调发展

2005年北京市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将全市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域,生态涵养区是其中之一。最近,北京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这是北京市首个针对功能区域出台系统性政策意见,《意见》对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描绘了生态涵区的发展蓝图,对于推动优化全市发展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体现生态涵养区战略意义

2005年出台的《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将全市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其中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

自2005年《指导意见》实施以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产业调整效果初步显现,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虽然如此,与首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的要求相比,生态涵养区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和矛盾,主要是:生态涵养功能仍需进一步提升,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支撑不够,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促进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魏书华说,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转变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北京的发展目标,同时,北京提出了国际大都市、宜居城市的城市建设目标。生态涵养区占北京土地面积的68.9%,在北京经济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次《意见》出台对北京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战略意义。

魏书华认为,《意见》对生态涵养区的边界作了明确的界定,在空间范围上,正式明确将房山和昌平的山区部分(2239平方公里)纳入了“生态涵养发展区”范围,使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区域范围更加完整。

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

《意见》提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两个目标――“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发展区”,阐明了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这一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发展置于突出位置。魏书华认为,立足首都经济和国际化大都市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用发展保涵养,实现既养山又富民,这是生态涵养区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她说,环境也是生产力,生态涵养发展区同样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保持生态涵养区健康,均衡持续发展就是对全市“保增长、扩内需,保民生”的有力贡献。

魏书华认为,《意见》的最大创新处之一,就是将生态涵养区发展与保护并重。《意见》提出保护和发展并重的理念,以经济发展来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涵养区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产业支撑,生态涵养保护不可能有效实现,保护也不能可持续。她说在生态涵养区发展产业定要符合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的统体,如果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能很好平衡,很容易走入生态涵养区发展的误区,重复过去以对环境的过度开发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老路。她强调,处理保护和发展这个关系对于生态涵养区经济发展很重要,在《意见》执行的过程中,平衡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突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突出产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意见》指出生态涵养发展区未来产业发展有两种方向:一是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及高新技术研发,后台服务、文化创意等低碳高端产业,二是积极发展富民型的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及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化发展。同时,对于影响生态环境的资源开采和环境污染型产业,必须坚决淘汰退出。这种产业定位和方向,充分体现了将生态涵养发展区当前富民就业的发展目标与远期建设富裕之区的发展目标的结合,既符合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又符合首都经济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路径和特点。

在产业发展任务上, 是推进产业共建基地建设,利用区县合作机制,引入城区高端产业要素,在平原地区市级产业园区内打造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呼叫中心等新兴产业集聚区;二是加强旅游集散地建设,依托山区规划重点镇和特色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升级;三是合理规划引导浅山区发展,培育环境友好的低碳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四是加快山区矿山关闭和低端工业淘汰转移;五是打造以平原地区设施农业和山区特色林果业为主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带。

魏书华认为,《意见》突破了产业发展单一的倾向,突出强调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她说,以前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突出强调依托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造成了生态涵养区中产业发展比较单一的局面。本次政策提出,在加快低端工业淘汰转移的同时,通过多种措施发展多种产业,比如以建立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低碳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多样化,扩大产业范围,构建产业链,实现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生态涵养发展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对于北京全市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和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产业发展要做好规划

魏书华指出,目前,北京农村地区产业结构松教,比如特色旅游,乡村旅游缺乏相应的整合,产业处于靠农户自由发展的状况。生态涵养区发展需要做好产业规划,引导产业更好集聚和整合。她说,做好产业规划有利于避免园区之间的重复建设和由于产业园区发展雷同而引起的无序竞争。另外,还应该出台相配套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引进人才的政策,由于,山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对于发展低碳产业高技术产业存在人才瓶颈,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生态涵养区引进人才。

上一篇: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进入转型期 下一篇:政府欲为EMC节能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