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养心食疗

时间:2022-02-15 10:05:01

夏季的养心食疗

今年5月5日立夏。立夏,意味着夏季拉开了序幕。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人体出汗过多而容易丢失津液,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因此夏季养生原则:养心,饮食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伤津耗气。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暑喝粥需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为主。

天热易耗心阳伤阴液

古人为何将入夏养“心”看得那么重要?一方面,夏天“壮火食气”,易消耗心脏阳气;另一方面,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心脏阴阳损伤,确实是夏季心脏病多发的重要原因。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易下移小肠,可引起尿黄、尿少、尿急、尿痛等。更重要的是,心还是“精神之所舍”,主宰着人的情志和思维意识活动,心火旺自然易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并影响到睡眠。

夏养“心”要诀:清火祛湿 戒躁制怒

夏天养“心”到底有何秘诀?简单的说,就是要根据夏天天地阴阳相交、万物生长茂盛、代谢健旺的特点,适当地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以及情志。我将之归纳为以下几点:

作息:夜卧早起――宜比春日稍晚点睡、早点起;结合夏天白昼长的特点,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养足心脏阳气,有助缓解疲劳;

活动:无厌于日――早晚有风,空气相对好些,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切忌早早关进空调房里不出汗,久而寒气太盛更伤身;但午间天气炎热,容易中暑,尽量减少烈日下活动时间太久或者烈日下暴晒;

心态:戒躁制怒――火夏伤心,人的情绪波动大,要戒躁制怒,心静自然凉。以平和的心气,无郁无怒,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饮食:清火祛湿――夏季人们普遍易出汗,对心脏阴液消耗大,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以解“体渴”;夏天雨水相对多,湿气也重些,因此还要及时清火祛湿,可适当喝些凉茶以清心火、利小便,带走体内湿热。

多吃瓜果 常备“三宝”

饮食清淡自然是夏天食养的基本原则,其实像西瓜、冬瓜和香瓜等夏天的当令瓜果多含丰富水分,且有较好的清火润燥养阴功效,日常饮食中宜多选用。特别有“天然白虎汤”之称的西瓜,不仅能及时补水、解暑止渴,还有利尿解酒毒、降压治肾浮肿等多重功效,能明显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平时除了吃瓜肉,

可切下瓜皮加适量冰糖水煮成汤常饮用。

笔者特别推荐自己夏天必备的“三宝”:车前草、竹叶和白茅根,三者均有清热利尿、清心除烦的作用,而且价格低廉,服用方便,起效快而安全,可谓老少咸宜。下面几种做法可供参考:

白茅根冬瓜绿豆汤:冬瓜、绿豆各适量,白茅根30克,功效:清暑止清心利尿。适合于防暑降温。

竹叶茶:新鲜竹叶若干,最好是竹叶心的嫩叶,泡水代茶饮;功效:清热利尿,清心除烦。适合于心火亢盛,心烦气躁、尿赤尿痛者。

白茅根冰糖茶:白茅根一扎,冰糖适量,泡水代茶饮;功效:清心除烦,利尿养阴,适合于心烦口渴,尿赤尿少者。

车前草茶:车前草一扎,洗净,泡水代茶饮;功效:清热利尿,适合于尿黄尿少,尿痛尿急者。

夏季饮食:养心补气祛湿

夏季饮食多清淡。夏季署热,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适当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蔬菜类如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笋、黄瓜、冬瓜等;鱼类如青鱼、鲫鱼、鲢鱼等,这些食物能起到清热解署、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中署和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夏季饮食宜养心补气。可适当选择一些滋阴补气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桂圆、荔枝、花生、番茄等。多食,杂粮,蔬果以寒其体,但生冷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过于寒凉,损伤脾胃。夏季心气旺盛,易伤人气阴,在这个季节里,应以补气养阴、清署热为主,如冬瓜、西瓜、莲藕、鸭肉等,不宜多食温补、滋腻厚味之品。

饮食方面注意:

(1)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几款典型的度暑粥:

绿豆粳米粥:绿豆60克,粳米100克。将绿豆放入温水中浸泡2个小时,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苦瓜粥:苦瓜100克,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粳米和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水开后,将苦瓜块、冰糖加入锅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此粥可清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下痢等症的辅助食疗。忌同时食用湿燥、麻辣、厚腻的食物。

西瓜皮粥: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薏米小豆粥: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成粥,能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夏季菜谱:

平菇炖猪肉:

鲜平菇250克,鲜猪瘦肉250克,精盐、黄酒、葱段、生姜片、精制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鲜平菇去杂洗净,撕成小片。

2、猪瘦肉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入精盐、黄酒、葱段、生姜片,注入清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小火慢炖至肉熟烂,再倒入平菇,继续炖至平菇入味即成。

本品特点为菇鲜肉香,滋阴益气,防癌抗癌。

香菇炖仔鸡:

香菇50克,脱骨仔鸡1只。玉兰片30克,黄瓜片30克,精制植物油500克(实耗约50克),麻油、湿淀粉、精盐、味精、黄酒、葱、生姜、鲜汤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香菇用温水浸泡,去蒂,洗净后入开水锅内焯透捞出。

2、将鸡剁成方块,下热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

3、炒锅上火,放麻油适量,油热后放入香菇,加黄酒,翻炒片刻出锅,面朝下摆在碗里。将炸好的鸡块放在香菇上,浇入鲜汤,放葱段,生姜末、精盐,上笼蒸烂后滤出汤,扣在汤盘里,将玉兰片、黄瓜片摆在上面。

4、将鲜汤倒入炒锅内,煮沸后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淋上明油,浇在上面即成。

本品特点为香鲜肉嫩,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健脾养胃。

平菇墨鱼:

平菇250克,墨鱼300克,黄酒、酱油、精盐、麻油、鲜汤、葱花、生姜末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平菇去根洗净,切成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块。

2、墨鱼用水浸透去皮、筋,切成与平菇相应的块。

3、炒锅上中火,加油烧热,下葱花、生姜末煸出香味,加入墨鱼块,煸炒片刻后烹入黄酒,加味精、酱油、鲜汤,烧开后改用小火炖至熟烂,倒入碗中即成。

本品特点为清香味浓,健脾利水。

(刘存光 美年大健康集团 中医战略部总监)

延伸阅读:

金针菇的食疗和保健功效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名构菌、朴菇,冬菇。其菌柄脆嫩,菌盖粘滑,营养丰富,美味可口。金针菇所含的蛋白质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精氨酸和赖氨酸特别丰富,对儿童健康成长及智力发育有益,因而有“增智菇”、“一休菇”、“智力菇”的美称。

金针菇具有食补保健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味咸,滑润。有利肝脏,益肠胃,增智,抗癌等功效。营养专家表示,常食用金针菇可以降低胆固醇,对高血压、胃肠道溃疡、肝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的防治功效。此外,研究发现,金针菇中含有的朴菇素,对小白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细胞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金针菇含有一种蛋白,可预防哮喘、鼻炎、湿疹等过敏症,也可提高免疫力,甚至能对抗病毒性感染及癌症。经常食用可防治肝脏系统和胃肠溃疡等疾病,又是很好的食补保健食品。

食用方法用火锅烹调最好,而且煮的时间不宜超过三分钟,煮得太烂可以杀死癌细胞的多糖体,可能就无效了。

上一篇:林筱诺:自信也是一种时尚 下一篇:“琴童”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