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2-15 08:11:56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中医针刺、中药、刺络拔罐、电针、TDP治疗仪并结合西医抗炎、抗病毒、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结果 40例病例治疗后治愈3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23-0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中医上称为“面瘫”,又称为“口眼歪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认为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症变化。笔者于2010.04―2011.6在我院康复中心收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6岁,最21岁,治愈天数最短为7d,最长90d。均有病前受凉或冷风吹面史。

1.2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内科学》[1]的诊断标准确诊。临床分期:急性期:开始发病至7日内,病情进展期尚未稳定,症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稳定期:发病8-14日,病情基本稳定。恢复期:发病15-28日,经治疗病情逐渐恢复。

1.3 纳入标准

①起病急,病前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有耳周及耳内疾病,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②发病时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额部皱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不能作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和噘嘴等动作;重者语言不利,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唾液自该侧外流。③可伴多泪,舌前2/3部味觉障碍,耳鸣,听觉过敏等。

1.4 排除标准

心脑血管病变及颅内器质性病变。

1.5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针灸治疗学》[2]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分为三个证型,即风寒证、风热证、气血不足证。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2.1.1针刺选穴

主穴:阳白、太阳、牵正、四白、颧、巨、下关、地仓、颊车、合谷。风寒证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证加曲池疏风泻热;不能抬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乳突痛加翳风;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气血不足加三阴交、足三里;肝郁气结加太冲、阳陵泉。

2.1.2 针刺方法

针刺前以75%酒精进行局部皮肤及针具常规消毒,患者取坐位,针刺风池穴、翳风穴时,直刺进针1寸,施捻转手法,以使气至;然后嘱患者仰卧位,阳白穴采用四透针法,一穴四针,针尖与表皮呈15°角,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攒竹、太阳、水沟、承浆穴均斜刺进针0.5寸;牵正、下关穴直刺0.8寸;迎香透刺向睛明0.8寸,针尖与表皮呈15°角;四白采用二透针法,针尖与表皮呈15°角,分别透向目内眦、目外眦1寸;地仓、颊车穴采用对刺法,进针1.5寸;颧、巨穴分别直刺0.5寸;远端穴位合谷、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穴均直刺进针1寸;自迎香至下关穴,沿面部提上唇肌、提口角肌及颧肌走行间隔1寸直刺进针0.5寸进行排刺;自地仓至颊车穴,沿颊肌走行间隔1寸直刺进针0.5寸进行排刺;沿口、眼轮匝肌间隔1寸直刺进针0.5寸进行围刺。

2.1.3 针刺原则

具体原则:病情在7d之内,针刺应浅刺轻刺,以免过强的刺激会导致组织渗透性增加,组织间液增多,神经元变性,从而加重病情。7d后病情进入稳定期,可以加大针刺强度,恢复期可健患同刺,补泻兼施。

2.2 中药

中药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为治则。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0g,白僵蚕12g,全蝎6g,蜈蚣2条,荆芥15g,防风15g,地龙10g,川芎10g。风寒型:素体不耐寒凉,恶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浮紧,加桂枝、麻黄各10g,细辛3g。日1剂,水煎服。风热型:口干苦,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加金银花30 g,连翘、大青叶、板兰根各15 g。气血不足型: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苍白,头晕,舌苔淡白,脉细软弱,加当归、黄芪、丹参各15g。

2.3 西药

急性期:强的松30mg晨服,每日1次。阿昔洛韦片每日3次,每次200mg口服。维生素B6 100mg加维生素B12 0.5mg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可交替进行,每日1次。地巴唑片每日3次,每次5mg口服。

稳定期和恢复期: 强的松剂量逐渐递减, 3日减5mg,直至停药。 阿昔洛韦片每日3次,每次200mg口服;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取患侧下关、颧、地仓、颊车穴,隔日1次,每次5ml。地巴唑片每日3次,每次5mg口服。

角膜发炎者用利福平眼药水点眼,每日数次。

2.4 电针与TDP治疗仪

电针治疗仪采用低频连续波,4组导联,分别取攒竹与太阳,迎香与下关,地仓与颊车,水沟与承浆。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每次30min,每日1次。与针刺同时进行。适用于恢复期。

TDP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局部病变部位,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每次30min,每日1次。与针刺同时进行。适用于恢复期。

2.5 刺络拔罐与闪罐

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下关、颧、地仓、颊车,然后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可在局部病变部位进行闪罐,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于针刺治疗结束后进行,每次30下左右,每日1次。适用于恢复期。

2.6 功能锻炼

要尽早进行患侧面肌功能训练,做皱眉、闭眼、咀嚼、鼓腮、露齿等动作,每日多次,每次时间长短可灵活掌握,同时可进行面部肌肉的自我按摩,促进神经恢复。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3]拟定。痊愈:眼睑闭合良好,其他面肌功能基本恢复。好转:临床症状改善,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无效: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40例病例经不同疗程治疗后痊愈3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罗某,男,43岁,2010年3月2日初诊,患者晨起后因漱口漏水,始发现口眼歪斜。遂来我院康复中心治疗。检查左侧额纹消失,蹙额、皱眉不能,左眼不能全闭,口角向右歪斜,鼓颊、吹哨、露齿动作不能完成。伴有神疲,气短乏力,食少,脉细,舌淡苔白。

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周围性)。

中医诊断:面瘫(风寒证)。证属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经络闭阻,筋脉失养。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补益气血。

急性期:浅刺轻刺患侧迎香、翳风、下关、地仓、颊车、四白、双侧合谷,每日1次,并嘱患者用热毛巾每日进行2次热敷,每次5 min。西药用强的松30mg晨服,每日1次,用药1周后,剂量逐渐递减, 3日减5mg,直至停药;阿昔洛韦片每日3次,每次200mg口服; 维生素B6100mg加维生素B12 0.5mg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可交替进行,每日1次;地巴唑片每日3次,每次5mg口服。

稳定期与恢复期:针刺选用头面部腧穴阳白、攒竹、丝竹空、瞳子、太阳、翳风、牵正、风池、四白、迎香、颧、巨、下关、地仓、颊车、水沟、承浆。远端腧穴合谷、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太冲。适当加大针刺强度,补泻兼施。每日1次,每次30min。针刺配合电针与TDP治疗仪,每日一次,每次30min。中药选方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0g,白僵蚕12g,全蝎6g,蜈蚣2条,荆芥15g,防风15g,地龙15g,川芎10g,桂枝10g,麻黄10g,细辛3g。西药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取穴下关、地仓、颊车等,每次5ml,每日或隔日进行;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颧、地仓、颊车,然后拔罐。每周2次。在局部病变部位进行闪罐,于针刺治疗结束后进行,每次30下左右,每日1次。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0天,疗程间休息2天。

按上述方法治疗到4月2号,完成2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患者左侧面瘫已基本恢复,额纹增多,左目闭合好转,口角歪斜减轻,饮水外漏,进食食物残留现象消失。嘱患者休息2天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3个疗程后,患者左侧脸面已完全恢复如常。

5 讨论

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口僻”范畴,传统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气血虚弱,内蓄痰浊,感受风寒之邪侵袭经络筋肉之间,阻于头面经络,经隧不利,筋脉失养,发生患侧机能障碍,则口眼斜、流涎,日久则气血瘀滞于经络不得荣养而致后遗症。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与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早期病理改变为面神经水肿,脱髓鞘,严重者有轴索变性,其受损程度取决于茎乳孔内急性炎症水肿程度和持续时间,水肿时间愈长,程度愈重,面神经受压时间愈长,愈易变性而难以恢复,故应尽早治疗。根据中西医对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治疗上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受压,恢复神经的传导功能是本病的治疗关键。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变部位在面部表情肌,按中医理论来讲是属于阳明经筋病,因为阳明主面,故取穴主要为手足三阳筋循行于面部的要穴,如阳白、颧、地仓、颊车等,针刺方法主要采取多针排刺及一穴多针等透刺。透刺有利于加强针感、气至病所,在面部经筋相应穴位上进行的同经间或异经间的经筋透刺,能更好地激发相关经筋之气,从而达到疏调三阳经筋、恢复经筋功能而收效。经筋排刺与围刺主要目的从西医层面上看就是更能有效地刺激肌肉,使血管扩张,血流改善,增加肌收缩必要的物质供应,使肌肉收缩力恢复。而针刺范围与三阳经筋在面部分部区基本一致。而神经主干从面神经管穿出茎乳孔后,分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共同组成面神经颅外段,主司同侧面部表情肌。而针刺所选择的阳白(颞支)、颧、(颧支)、地仓(颊支)、颊车(颊支)、太阳(颞支)、四白(颧支)、下关(颞支、颧支)等均位于面神经颅外段各分支的重要解剖位置上。由此提示本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作用机理是:通过针刺患侧面部手足三阳经筋分布区,可以广泛刺激面神经颅外段分布区,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肌纤维收缩,从而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功能的迅速恢复。

正如《诸病源候论》:“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因其筋偏虚,而风邪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偏也。”针对病机,采用牵正散加减内服,白附子辛温燥烈,入阳明经而走头面,以祛风化痰,尤其善散头面之风为君;僵蚕、全蝎均能祛风止痉,僵蚕且能化痰,全蝎长于通络,合用既能助君药祛风化痰之力,又能通络止痉,共为臣药;合而用之,力专效著,直达头面病所,经络通畅,则歪斜之口眼得以复正。荆芥、防风疏散太阳、阳明经之风邪,蜈蚣、地龙属平肝熄风药,祛风止痉效果显著。此外中医学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说明治风证仅用祛风药还不够,理应活血祛风或活血为先,故在各证中酌用川芎、当归、黄芪、丹参等药。

治疗中用强的松意在尽快消除面神经的水肿,减轻面神经的受压,防止面神经的变性。维生素B族穴位注射,所取足三里属阳明经穴位,有强壮穴之称,能理脾气,调气血。阳陵泉属少阳经,有祛湿强筋骨的功用。取此两组穴位注射,一方面发挥了维生素本身促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消除神经水肿,促进神经修复和瘫痪肌张力的恢复,另一方面通过穴位的刺激能调节阳明,少阳两经的机能,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局部缺血水肿得以改善,加快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地巴唑属于血管扩张药,可改善面部微循环,加快炎症的吸收,促进面神经传到的恢复。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阻止病情发展,促进病情的转归。

TDP治疗仪可加速血循环,使炎性渗出物吸收,从而改善面神经冲动传递,促进神经纤维的功能恢复。电针刺激,可有运行气血,通经活络作用,又可调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恢复平衡,改善和加强神经功能。

刺络拔罐与闪罐利用良性的机械刺激与温热刺激,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肌肉功能,缓解肌体疼痛,广泛应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肌肉痿弱等病症。

由于面神经麻痹发病不同阶段,其病理变化不同,因而临床治疗上应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是治疗面神经重要原则,同时也是减轻病人痛苦和提高疗效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方圻.现代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070.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39.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55.

[4] 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0.

[5]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8.

上一篇: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附32例... 下一篇:不同年龄阶段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