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要先接受良好的教育

时间:2022-02-14 10:26:51

教育者要先接受良好的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用音乐,用某些旋律可以教育人,用音乐,用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特征,有目标、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在这个环节中钢琴作为开发人的智力的有效工具,其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育者的基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它打下基础之一的钢琴课备受关注。

钢琴是音乐教育的极好切入点,它是一个音乐工作者的基石,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认知音乐、感悟音乐之美的作用方面无以替代。钢琴是乐器中最易操作的,即便是仅仅碰过钢琴的人或几岁的小孩,只要他心里有听过的旋律,或有情绪感觉都可以马上在钢琴上表现。这也是钢琴在社会普及面最广、普及速度快的重要原因。伟大的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曾这样评价钢琴,“您认为它是一件乐器吗?它是100件乐器!”钢琴教育家卡尔・车尔尼曾断言,在钢琴上可以表达出100种力度层次。钢琴有宽广的音域、斑驳绚烂的音色、无比丰富的表现力。钢琴演奏讲究的是眼、耳、手、脚的高度协调。所有乐器中只有钢琴十指并用。对于锻炼人们综合反应能力来讲,其他任何一种乐器都无法与之相比。钢琴是音乐大厦的基石,所有的音乐理论都是建立在键盘基础上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乐曲的创作,脱离不开在键盘上的实践工作。

抓好高师钢琴教学,便是抓住了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关键。“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是关键之关键,钢琴课便是一系列教育环节的要素。

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培养对象是未来的中小学及社会教育机构音乐教师,是基础层的音乐教育者,因此,可以这样讲:高师音乐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未来全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的论证,人们早已普遍接受了音乐教育的观点,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更意识到音乐审美教育是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文明的高速度、高质量向精神文明挑战的时候,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更肩负着艰巨的重任。作为高等师范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钢琴课的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钢琴教学之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成为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关键之中的关键,因为它是学生所有音乐理论知识的汇集点,是各门类音乐理论课的出发点,是研究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思想与个性的碰撞点、融合点,钢琴演奏技艺性之强,作品数量之多,风格之繁,使得在钢琴教学中培养不怕困难,踏踏实实的精神尤为重要,一首简单乐曲的精准演奏,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对钢琴教师来说,不仅要传授音乐与钢琴技巧,使学生掌握钢琴音乐及技巧的诸多特点,而且在长期的授课中,要将他们培养成音乐方面的合格人才。

钢琴课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好课堂,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学生生源,主要来自爱好音乐且有某方面音乐特长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入校后,有一部分同学有较深的基础,其余大部分学生不会弹奏钢琴或能勉强弹奏一首曲子应付入学考试,由于学有所限,钢琴普修课4个学期便结业,在这些短的时间里,要将一个钢琴基础较差,甚至是钢琴盲的人培养成掌握一定程度的钢琴技巧知识,能为歌曲配伴奏的合格音乐教师,必须开动脑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速成”的效果。按照传统的钢琴教学法则和程序,从初学到能得心应手的弹奏,往往需要10年时间,而师范的钢琴课教学要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忽视基础的东西,不去探究表情术语的含义,甚至强(f)、弱(p)、渐强(crese.)、渐弱(dim.)、渐慢(rit.)看似简单的标记意义,便着手弹奏,毫无准备地开始。这就像不看路标开车上路一样,不迷路才怪!同样是一个弱(p ),甚至是同一部作品中的,都可能有不同的情绪。它可以是安静的、悠闲的,也可以是忧郁的、迷茫的,更可以是痛苦的。在没有详细的进行辨别前,在没有详尽的了解作者意图之前,最好将手老老实实放在琴上。伟大的安东・鲁宾斯坦在教其爱徒霍夫曼弹琴时曾有一段有趣的对话。霍夫曼开始演奏一首李斯特的狂想曲,还没有弹几小节,鲁宾斯坦便打断了他。“你开始了吗?我想我还没有听准。”“是的,老师。我的确已经开始了。”霍夫曼答到。“啊,我没有注意到。”“那您这是什么意思?”霍夫曼问到。鲁宾斯坦回答说:“在你的手指触键之前,你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开始演奏这首乐曲,――就是说你必须在脑子里确定速度、触键方式,最重要的是你真正开始弹奏之前想好头几个音符的弹法,再说这首乐曲的特征是什么?是戏剧性的、悲剧性的、抒情的、幽默的、浪漫的、英雄般的、崇高的、神秘的……。”大师的意图非常明确,在弹奏之前要做好最充分的生理与心理准备,触键的力道,音乐的整体情绪都要汇聚到此刻指尖才能有感而发。

记得有位钢琴家曾经说过,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完全按照谱面演奏。学生能较好的完成这一步,在此基础上应当进行音乐上的深层引导。教他们如何运用学到的演奏技术更准确地去表现头脑中的想法,在想像中去寻找,在寻找中想像。如此往复……起初是老师的引导,直至学生自发地去感受、感悟每一个声音。音乐中的每一个声音都同诗歌中的每一个字,是粒粒珍珠,每一个都是感情的浓缩。他有语气、有呼吸、是有生命的,要引导学生来抓音乐的脉搏,聆听它的美妙,如焰火般绚烂的变化。只有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来,在琴上表达出来才真正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就像做菜一样,永远不要告诉学生该放多少盐!保姆式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与老师交流对音乐的不同看法、理解等等。增强学生学习探究音乐的兴趣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钢琴课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基石,在提高未来的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望新世纪的高师钢琴音乐教学,应面向社会,突出对学生音乐整体能力与综合能力素质的教育,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管乐教学的课程体系 下一篇:《鳟鱼》钢琴五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