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亮丽的底色

时间:2022-02-13 05:44:21

爱因斯坦曾经说:“当一个孩子忘记了他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知识,剩下的才是教育。”如果说知识与技能是教育的肢体,那么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才是教育的灵魂。数学教育无疑是偏重理性的思维活动,但仅有机智的思辨和理性的烛照是不会闪耀夺目的光辉的,因为没有情感的支持,理性也将毫无力量。数学自身不乏美学元素,数学教师应该对数学的人文之美进行应有的关照,从而构建学生新的数学价值体系。

那么,作为数学老师,你把数学成绩看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了吗?你把解题看做数学教学的唯一活动了吗?你有没有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熏染?你有没有引领学生领略数学的独特之美?站在人文的视角,你会发现:数学原来如此丰富,如此之美。

一、“师”之人文

数学教师要有人文的气度与襟怀。首先,一个教师要有健康、全面的数学人文素养,对数学教育的内涵有准确的定位,胸怀大的数学观。只有开阔的视野,你才能带领孩子发现和体验数学中更多更美的风景。教师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全面往往潜移默化着自己的学生,倘若你自己把“算术”看做是数学的代名词,倘若你的课堂每天都在重复上演“解题”活动,那么,你怎么去要求你的学生凭空臆想数学的美?技艺精湛的画匠没有不凡的气度和对生活及艺术的深刻体验,难成大师。学数学,不是要使学生成为计算的工具,而是使计算成为学生生活的工具,使数学成为人的内在修养。其次,教师要营造人文的环境,给予学生人文的关怀。这里的人文更多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人性化。数学教师不应成为数学知识的传话筒,而是要在生活中和学生真正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彼此尊重,相互理解,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种安全不是无所顾忌,这种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和谐、宽容和有原则的民主,是张弛有度的师生关系。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学生用信任的眼光看老师。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与人文关怀中,学生才有创新,才能成长,才能体悟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我们常常说要给学生多些鼓励,可总有那么一些学生让你觉得“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对待这些学生,往往在学习上打不开局面,这时应该寻求学习之外的突破口,动之以情,与之成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小A是我班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在受到我的一次严厉的责备后,对我和我的数学课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开始“非暴力不合作”,不听课也不做作业,六年级的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心和逆反情绪,我便采用“心理战术”,和他谈论学习以外的事情,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和他开玩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赞赏他篮球打得好,从此他上数学课特别认真,作业按时完成,师生间的芥蒂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超越知识层面的师生间温暖的人文情感。最后,数学教学是要使学生更好地成为他(她)自己,而不是成为他人,不是成为班上的某某优等生。新课标明确提出:“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都能享受成功”。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人才培养不是产品的机械化生产,教育培养的也不是“流水线上的熟练工”,数学教学要促使孩子充分肯定自己,选择自己,完善自己。“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每一棵树木不一定都要做成大的舟楫,成为桌椅,哪怕一根柱子,同样体现它的价值。

二、“数”之人文

数学也是一种美学,它涵盖广阔,魅力独特。首先,数学具有外在形美和内在结构美。数学教师应该在知识教学中给学生渗透数学文化,展现数学的各种美学形态,培养学生的美学追求,陶冶他们的数学情感。要改变数学课堂枯燥单调的纯粹理性思维模式,架起数学发现的多维视角,拓展数学的教学范畴。如在教学六年级“比的认识”时,我专门给学生介绍了“黄金比”,让他们欣赏黄金比的艺术造型,感受黄金比在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价值,感受黄金比的美,使学生形成数学的美感和数学的审美意识,提高了对数学学习与研究的兴趣。数学还可以体现数学概念与数学命题的概括性、普遍性,体现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思想。如在教学“方程”时,我引领学生解析命题“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体悟其中的美学内涵,呈现给学生数学概念的内在秩序与其自身的逻辑美。“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等量替换”原理、“鸡兔同笼”问题中体现的“化归思想”……诸如此类,无不体现数学的独特美感。其次,感悟数学的品质,使学生具备数学科学的人文素养。求真求实是数学的本质属性,严谨与细致是数学科学的优秀品质。数学的魅力在于“真”,在于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例如一个数学命题的提出从假设到证实都要经历一个严谨、缜密、反复的推导过程,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想当然”。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是缺乏求真务实的数学态度,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可能性”时,给学生出示了这样的一道习题“有一百张奖券,其中一等奖有3张,鼓励奖有30张,摸到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结果不少学生填出的答案是3/33,这样的错误便是审题不认真、不细致所造成的,是思维品质缺乏求真的表现。

肖川教授曾说:教育应该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数学教育不应当只有理性色彩,更需要有人文色彩,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数学涵养和个性独特的人格气质。

上一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效果之我见 下一篇: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