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发展信心 转变发展方式扎实做好社会发展工作

时间:2022-02-12 02:43:39

坚定发展信心 转变发展方式扎实做好社会发展工作

一、坚定发展信心,冷静分析形势,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当前,社会事业仍处在发展的上升通道中,同时也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态势,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有其客观必然性。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5000美元大关,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0%左右,城镇化率自“十一五”以来以年均1.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我们正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较高收入国家迈进,进入了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体制机制等瓶颈制约日趋凸显,改革调整压力骤增,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长期化的大背景下,整个世界进入了大变革、大调整的进程中,各种阶段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在短期内相互交织、集中显现,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走民生优先的发展道路,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事业在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缓冲疏导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保障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事业在促进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努力破解发展桎梏,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赋予社会事业光荣历史使命和难得战略机遇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经济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随着两者发展关联程度的不断加深,其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也随之强化,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关注自身发展外,还要增强对全局形势的认识和把握,跳出社会事业看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当经济波动传导到社会领域,产生诸如社会矛盾增多、筹资难度加大、建设成本攀升、政策效果抵消等负面影响时,要有预案、有思路、有对策,能够有效应对发生的各种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敏锐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切实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

二、找准关键环节,积极推动创新,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转变发展方式的全面性,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包括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就目前而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对比较清晰,即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如何推进社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还是一个全新命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化理解。

第一,在工作重心上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发展改革部门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集全系统之力,深入研究大思路、大战略、大举措,努力为化解各种既有或潜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一要加强对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系统研究,从健全制度体系的角度出发,查漏补缺,找出空白点和存在不足,比如说制度衔接问题,并以此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二要加强政策和思路的储备,积极主动地运用既有政务信息渠道多向领导同志建言献策,努力做到在重大制度安排的决策过程有声音、实施阶段有作为、社会评价有成效。

第二,在工作方法上要更加注重统筹平衡。社会领域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很多问题表面上是行业的,但是背后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本质上又是综合的。要运用好规划编制、项目审批、投资安排等职能手段,进一步梳理和整合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政策和资源,克服社会口长期以来的碎片化和条块化倾向,提升发展的整体效益和质量水平。要理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加强我们自己内部的工作协调,分管领域之间要彼此通气,加强沟通;其次,我们还要加强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强化综合指导,在合作中共同树立起大综合、大统筹、大协调的工作理念。

第三,在工作原则上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以人为本”,其实强调的就是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作为根本目的。坦率地讲,长期以来,我们主要围绕的是供方需求,对需方也就是老百姓的需求关注还不够,有些建设是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值得思考。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转换思路,从主要围绕供方逐步转向供需结合、以需方为主的发展方式。这里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摸清需求。这是基础。以我为主多搞些基层调研、舆情分析和社会调查,不能坐在办公室设计群众的需求,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加强与老百姓的直接沟通和联系。二要顺应需求。根据社会领域服务需求结构变化调整结构布局和发展重点,多采用服务券等侧重需方的服务提供方式,增强服务群众的针对性。三要管理需求。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财税、价格、舆论等手段,疏导不合理需求,培育潜在的合理需求,建立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需求结构。

第四,在资源配置上要更加注重市场作用。统筹处理好履行政府职责与发挥市场作用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职能边界,深化社会领域的行政审批和投资审批改革,强化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能力;尊重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取消不合理的准入限制,积极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制环境,为各类事业发展主体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促进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

第五,在体系建设上要更加注重协同推动。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建设主体上由单独依靠公办机构逐步向公办机构与民办机构互促共进转变,建设内容上由单纯推进设施建设逐步向设施、机制、人才建设综合推进转变,筹资模式上由单纯依靠财政资金逐步向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补充的多渠道综合筹资模式转变。

三、扎实做好2012年社会发展工作

(一)抓好规划实施,着力提升事业发展的统筹水平

一是组织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年)》。要以我为主,建立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机制,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分工方案和评价方案,切实加强相关行业规划、地方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或行动计划同国家规划之间的衔接,系统总结规划实施的经验做法,以此为基础统筹推进社会领域的制度建设、机制创新、投入保障和人才培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加快各领域专项建设规划的编制实施。要把握好节奏,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全面完成各领域专项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争取年内绝大部分专项建设规划能够履行完报批手续,并印发实施。已启动实施或已开展试点工作的专项建设规划,要严格按照规划设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切实加大推进力度,组织好项目编报和资金落实,按时下达投资计划,认真评估专项实施或试点效果,及时修订和调整规划中与实际不符的规定和要求。

(二)抓好投资管理,着力提高基建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了确保规划实施,今年我委又进一步加大了投资保障的力度,在教育方面,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加快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强边远艰苦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继续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继续实施“211”工程,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在医疗卫生方面,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卫生监督体系、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农村急救体系、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地市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医药卫生信息化等方面建设。在文化旅游方面,启动实施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继续推进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东风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各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启动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和“十二五”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建设方案。在人口民政体育方面,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地方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三)抓好改革推进,着力激活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社会系统改革工作的重点是:一是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实施中央确定的各项重大工程,认真研究文化领域改革发展战略,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开展文化产业园区等的清理整顿工作。二是巩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全面启动实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和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在全民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继续做好医改办公室工作,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加强调研和信息简报工作,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三是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深化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围绕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政策措施。联合有关部门尽早颁布关于民办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和专题规划。

(四)抓好政策实施,着力增强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方面,要认真完成各项重大政策研究任务。一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继续研究校车安全管理和校车制度等问题。二是完成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研究制定规范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意见。三是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抓紧分析各地主题公园的分布、占地、投资规模等情况,研究提出下一步规范发展的意见。四是结合我委职能特点,研究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的具体措施。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站在全局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观察现象,高度关注和跟踪国内外经济社会走势和结构性变化,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问题,强化主动研究和综合施策,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在这方面,今年要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就是密切同专门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抓紧建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委外单位的合作研究机制。初步的考虑是要建立一个实体化的研究平台,充分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职能优势和相关单位的学术资源优势,针对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开展全局性和创新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五)抓好社会管理,着力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今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件事上。一是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牵头做好中办发〔2011〕25号文件第48项工作“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推动落实,制定印发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方案,依托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有效利用既有工作平台,切实加大统筹工作力度,确保落实到位。认真做好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三个专项组和“两新组织”工作小组的工作,推动相关设施建设。二是逐步健全与社会管理有关的各项机制。深入开展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分析框架,加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

上一篇:稳中求进 进中求快 又好又快 推进兵团经济社会... 下一篇:加快推进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