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路基水害原因及处置措施

时间:2022-02-12 11:40:13

山区公路路基水害原因及处置措施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山区公路路基形成水害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置水害的措施。

关键词:山区路基;水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对公路影响很大,特别是山区公路,积水、渗水、暴雨径流等对公路路基、路面、桥涵、设施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公路水毁不仅给公路安全通行带来很大困难,而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公路路基水害的原因和处治措施做一简单论述。

1山区气候、水文、地质特点

1.1地形地质复杂,地面高差大,变化频繁,横坡陡,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崖等地质不良地段多。

1.2水文情况复杂。山区河流平面形态随地形变化,沿线多为峡谷和开阔段相间。山区河流流域坡面陡,岩石,洪水暴涨暴落,历时短,流量和水位变幅很大。

1.3山区气候复杂多样,夏季常发生小范围内的气温急剧变动,形成强烈的对流雨,发生小流域暴雨洪水,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较大且历时短。

宝鸡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626mm,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和地域上分配不均匀。陇县、凤县、太白等山区较为明显。就季节而言,80%的雨量集中在5月---10月间的雨季。6月---8月三个月的降水量最多。

2路基常见水毁病害的形式及原因

路基常见水毁病害有路基冲毁、路基上下边坡水毁和排水系统水毁。

2.1路基水毁

是在遭遇极端天气强降雨等情况时,路基体不能承受雨水冲刷造成整段水毁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山区临河一侧公路中比较多见。

2.2边坡水毁

边坡水毁形式主要有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形式。

边坡水毁易在雨季发生,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以及降雨形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雨汇聚形成的地表水对坡体的冲刷作用;当降雨强度大、时间长、降雨频繁时,公路边坡上的植被覆盖都处于饱和状态,土体中的孔隙水就会向外排出,而一定的水力梯度形成的动水压力增加了孔隙水渗流方向的滑动力,造成边坡水毁病害。另一方面是降雨渗入形成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降雨的持续作用下,雨水大量渗入边坡土体,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岩土体强度下降,容重增加,并在坡体内产生地下水渗流,从而使边坡下滑力增大,抗滑力减小,安全系数降低,导致边坡失稳。

降雨发生后,雨水受到3次分配作用,即蒸发、坡体表面径流和入渗。其中,雨水蒸发对提高坡体的稳定性有利。而雨水径流在坡体表面形成地表径流,径流排泄冲刷坡体表面,小流量的径流对边坡造成的影响不很明显,大流量的径流在地质情况较差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泥石流,造成水土流失。对大部分表面进行了防护处理坡体,地表径流对滑坡稳定性影响较小。降雨入渗是发生滑坡,塌方的主要原因。降雨入渗增大了坡体岩土体的含水率,含水率越大坡体的稳定性越低。如果在降雨后能及时排出坡体内的地下水,对边坡的稳定将是有利的。

2.2排水系统水毁

山区公路排水设施主要有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小桥涵等。由于山区公路排水系统汇流后,降雨被大大集中,一旦超出排水设施的设计排水能力,就会造成排水系统的破坏。排水系统破坏形式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2.2.1是排水系统不完善,这类破坏一般发生在隧道洞口挖方边坡处。

2.2.2是边坡滑塌造成沟渠淤积。这类破坏一般发生在挖方边坡或者填方边坡或者挖填结合部。

2.2.3是排水结构物出口冲刷破坏,这类破坏一般发生在排水系统汇流后的排水结构物出口处以及排水结构物出口衔接处。

路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路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使用,路基水毁导致了公路路基强度下降,边坡坍塌,进而导致路面的结构性破坏,给公路通行带来不利影响。水害整治应采用“排、导、疏、截、阻”等手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变形能力。

3路基水害处置措施

3.1加强预防工作

对路基防护工程和排水系统,养护单位要在汛期来临之前进行全面检查,每次暴雨或连阴雨后增加检查频率。重点检查结构物基础有无冲刷、掏空,墙体有无裂缝、变形,坡面病害发展情况,并建立病害及隐患档案。

3.2防止路基边坡水毁的工程手段

路基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有砌石护坡、护面墙以及生物防护的手段。

3.2.1砌石护坡能防止地面水和河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刷,护面墙是浆砌片石的覆盖层,能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防止水流冲蚀和随时剥落。能有效防止边坡滑塌和泥石流等水毁危害。路堤冲刷防护主要用来防止水流直接危害路基边坡和坡脚。挡土墙应设置排水设施,以疏干墙后填料中的水分,防止墙后积水导致墙身受到额外静水压力。沿河路堤设置挡墙时,应结合河流情况布置。临河一侧公路边坡修建的防护工程尽可能加深基础,防止洪水从刷,对经常滑坡的路段应在边坡顶端设置截水沟,边坡应分段设置不同坡度。

3.2.2除设置防护工程外,还可植树种草,利用草木发达根系保持边坡稳定。通过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这几年公路行业在加大边坡绿化,改善公路路域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排水设施虽然在整个公路体系中占有较小的份额,但它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不可缺少。如果排水系统完善有效,公路边坡水能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就能大大减少公路水毁的发生。所以要经常保持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沟底坚实,不冲不於,水流畅通,就近将沟内水流排到附近自然沟渠内。因地制宜设置增设排水设施,特别是水流落差大时应设置跌水和急流槽。减少人为的不合理设计造成的水毁损失。

要减少公路水毁,首先要加强公路路基水毁的预防工作,预防工作搞好了,水毁就会减少,水毁抢险自然也会减少。其次防治公路水毁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以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工程实践。只要我们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重视预防水毁,公路路基水毁灾害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公路水毁损失也将会大大减少。

临河一侧公路防护工

临河临一侧程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上一篇:浅谈铁路项目的成本管理 下一篇:浅谈国内外报价体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