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的有效课堂教学

时间:2022-02-12 09:44:46

论中职学校的有效课堂教学

摘要: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都不是很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动力,没有激情等。作为教师必须花百倍的努力和想尽各种教学办法和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激趣、明理,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 有效课堂 教学

在现阶段,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个现实间题。那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的容和进度讲解,学生因为听不懂而在下面睡觉,耍手机,看课外书籍等。师生之间,各行其事,“井水不犯河水”。 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学不到。几年后毕业,是只长身体,不长知识。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的课堂教学。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呢?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合到拍,出现严重的节现象。

教师要教好书,上好课,就必须先研究自已的教学对象一一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问题,除针对性地确定其教学方法和教学容及进度外,还应取以下措施:

一、要和学生交朋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上课,往往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总认为自已读书是为老师而学。所以,他们喜爱哪位老师,就爱学哪门课。若师生之间的关系闹得僵,他们就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上课时,就不会听讲。或干脆就不学这门课,甚致于还要破坏课堂纪律。因此,教师要上好课,就要跟学生搞好关系,要与学生交朋友,要关心和爱护他们。要帮助他们解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要感情投资。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很配合。在课堂上,学生就比较放松,有压郁感。课堂上才会有生气。课堂才会活跃,他们有什么疑问,才敢举手,有问题才不会憋在心里。再者,于师生之间是朋友,出于“脸面”, 上课时,他们也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并专心听讲。这样,就会有一个良好而和谐的课堂环境。有了这些,教学就有了成功的保证。

二、务必上好每一堂课

有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秩序,这还远远不够。上好每一堂课也很关键。要控制好教学容的难度,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羌全接受其教学容,要让全班学生都能听懂,一个也不能落下。要做到这一点,可根据他们的特点,选一些他们爱听,想听,愿听素材,作为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上护理专业的化学课时,第一堂课,就选了一些与她们的专业密切相关的最新医学科技成果和知识。什么干细胞啦,神奇的金属钛啦,新生儿脐带可活体保车,并可用它来提取造血干胞。用于自身白血病医治,免除了配对,排异等麻烦。用蟑螂、蛆、蚂蟥、密蜂等昆虫治病,以及养生学、营养学、美容学等内容。这些知识,她们都能听懂,而且又很感兴趣,强烈的好奇心犹然而生。从而能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动力。学习起来顿感轻松,作业就能独立完成,就会找回自我,发现自已还行。心中就会充满喜悦,就会带来必胜的自信心,在学习上就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就没有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学习上的畏难情绪较重。单靠他们自身努力,很难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努了力,下了苦功,还是对教学容无法弄懂,那么,他们就会泻气,甚致会放弃;就又会回到可怕的过去。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现,教师在传授教学容的同时;还应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要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例如,在化学学习中,像硫酸根,碳酸根,磷酸根……等含氧酸根很重要,如果不会正确书写,就不会书写分子,写不出分子式就写不出化学反应方程式。那么,化学课就有办法再学下去。含氧酸根等原子团很重要,但又很难记,还很容易弄混。为此,我根据这些常见含氧酸根的组成特点,把它们归纳成:“硫、磷、高;硝、氯、高”的六字诀的顺囗溜让学生们去背。不到两分钟的功夫,学生们全都会背。这时我再给他们讲解每个字的含义及运用,即:在这些常见的含氧酸根中,只有硫酸根,磷酸根,高锰酸根是含有四个氧原子;其余的含氧酸根,都只含有三个氧原子。只有硝酸根,氯酸根,高锰酸根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其余的含氧酸根都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磷酸根除外,它带有三个单位的负电荷〉。只需短短几分钟,同学们就可以任意正确书写出常见的所有含氧酸根,而且一点儿都不会出错。他们会熟记在心,终生都不会忘记。短短的几分钟,就彻底解决了困绕他们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甭提他们心里有多高兴,同时觉得学习是一件多么舒心、有趣和愉快的事啊。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氧化一一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物质的量,化合价表,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熬述了。

四、语言要通俗,比喻要浅显

在讲解化学概念时,要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经历为例子来作比;他们就容易接受和听懂。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的内容时,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量大的电子在离原子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小的电子在离原子核较近的区域运动。为了便于理解,我就用骑自行车的例子来作比喻。车速慢,可从绕很小的子;车速快就只能绕大子。又如,在讲解化学键时,我首先就问学生:“要将几张纸固定在一起有哪几种方法”? 学生们踊跃发言,可以用钉书机钉,可以用线缝,可以用胶水粘,可以用票等几种方式。这时引八新课,给同学讲:“同理,在分子中原子与原子结合在一起,也有几种方式;它们分别为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配位键。”这时同学们,对于原子在哪种情况下靠得失电子来达到稳定,哪种情况下靠共用电子对来达到稳定弄不太懂;又不是很记得住。这时,我就给同学们讲:“金属元素就象是父母,非金属元素就象是子女,电子就象是金钱。子女缺钱父母会无偿提供,那么,非金属原子缺电子,金属原子也会无偿提供。而非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碰在一起,就有谁会无偿的提供电子了。怎样达到稳定结构呢?就象同学一起聚餐吃AA制,非金属原子之间靠共用电子对来达到稳定。通过这些通俗的例子作比喻,同学们对教材容就很容易听懂和接受了。

上一篇:课业评价中学生相互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深沉的爱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