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生活 完美投资比例

时间:2022-02-12 08:32:53

完美生活 完美投资比例

你一向认为自己是个知足常乐的凡夫俗子,世界原油价格上涨?那是大人物们的事。然而很快你就发现化妆品也涨了停车费也涨了什么都涨了,除了你存折里的数字。是你投资失误,还是根本就没有去理财?面对风云万变的投资市场,深不可测的CPI(物价)指数,你该怎样分配你的资产,才算完美和妥当?

【理财专家推荐:4321资产配置定律】

4321定律是指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最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是4:3:2:1。具体分配是:家庭资产的40%用于房产、金条等固定资产投资,30%用于银行存款或其他保障型投资以作后备流动资金,20%用于风险投资,10%用于保险。当然,4321定律仅仅是一般性质的规律,我们在制定自己的理财计划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No.1 抗风险属性

合理地评估家庭的资产状况、负债情况、收入来源的稳定性能,以及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这些都与家庭的抗风险系数息息相关。没房没车只有10w存款的单身女性就用不着眼红别人投资紫檀木家具,应依据年龄、收入、生活方式、心态、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量力而行,才能制定出理性的理财方案。

No.2 理性的理财目标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首先需要家庭的财务资源进行分类,优先满足家庭的理财目标,构建核心资产组合――即是满足温饱;再将富余资金配置于具有一定风险的资产,构筑周边资产组合,在保障家庭财务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投资来增加收入。在两类资产组合下,便可清晰地得出具体股票类资产、债权类资产、现金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No.3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制定一个可行性方案来操作,在投资上称之为投资组合。抗风险属性是考虑所有投资问题的出发点,强者可以逆市而上,到股市上玩蹦极――高风险、高收益;力求稳中取胜者,可以考虑低风险的工具,如债券、偏债基金、保险等。

案例一:买房还是买车,这是个问题

Helen29岁 单身 年薪12万 可支配财产35万

Helen在一家大型外贸类外企做行政,姿色尚可,收入尚可,但最近半年她持之以恒的烦恼就买房还是买车。虽然她目前租住的公寓各方面条件均无可挑剔,但因为两个月前跳槽到梦寐以求的行业翘楚集团,每日上班来回得花三个小时,现在到底该先买房还是先买车,成为让她非常头疼的问题。买车,是最简单易行的选择,不过她又没有国外白领那样一辈子租房的勇气。工作多年也有一些积蓄,如果买了车,就不够买房;先买房吧,万一房价和深圳一样惨跌,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如找个有房的男人一了百了。

《GRACE》建议:

房子是最能给女人带来安全感的东西,所以专家建议未婚的Helen还是先考虑买房。购房是毕竟是投资行为,拥有升值的可能;而买车则是消费行为,车不仅会贬值,并且需要大量时间金钱养护,为以后的资金积累制造障碍。针对Helen的情况,首先建议她综合考虑上班距离问题,选择地段较好的小户型楼盘,用25万作为首付,然后腾出5万作为证券投资,在市场底部逐渐显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投资价值较高的板块就行投资。剩下的5万可以选择定期储蓄,作为应急储备资金。购房后每年的收入盈余可以采用定期定额方式投资基金,摊低平均投资成本。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给自己和父母购置保险。

案例二:遭遇“疯牛” 何去何从

林 31岁 已婚 孩子2岁 家庭年收入18万 可支配财产10万

林和老公新婚不久便要了小孩,首付30万购置了一套新房,每月按揭4000,加上三人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林的家庭流水账上支出一栏上的数字基本保持在9000上下,算下来还大有盈余。可惜,股市风暴将林的老公卷了进去。新手入市,一度收益颇丰,但好景不长,在几波大的下跌行情来临时,他都没有把握住出逃机会。股市很动荡,后果很严重。如今10万多元的股票和偏股型,已亏损7万多元。加上半年多的存款全部家当只有流动资金10万元了。这钱是该存在银行不动它,还是再拿来做可怕的投资呢,也有朋友劝他们购买一些投资型保险,何去何从林感到很困惑。

《GRACE》建议:

多年未见的“疯牛行情”将许多家庭的血汗钱都折腾得够呛。投资有风险,切勿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特别是林这种固定收入的家庭。理论上说,林一家也算步入了中产生活的初级阶段,虽有部分资金被套牢,幸好有房产做后盾,不影响大局。不过林夫妇两人均为集团职员,资产积累过分依赖工作收入,金融投资资产回报率不高。而在家庭支出中,消费型的支出占比为40%,为正常范围内。还贷支出占比为20%,未超出30%参考值,在合理范围内。然而必须重视的是,保障支出几乎为零,低于10%―15%的参考值。林的目标是跑赢CPI,但又不想再像股市投资一样大起大落,因此可以考虑在留足4万元(10倍月供)日常备用金后,投资5万元购买银行保本类型的理财产品。日常节余存定期,此外,每年再用1万元购买一份包括全家人重大疾病及医疗的全面保险。

案例三:房奴,又见房奴

Candy 32岁 离异 孩子1岁 年薪10万 可支配财产33万

如果愿意,Candy完全可以稳坐“包租婆”的位置,还不会有包租公来分房租。目前她有两套房子。一套在老城区,自己和儿子住,是跟前夫离婚时划分财产时得到的,另外一套则是自己刚刚做主买下投资的――位于新城区,中等户型,30万首付。

不能说Candy太钟意投资地产,只能说,面对其他可以投资的项目,她更愿意选择有实物形式的投资项目。房子,看得见摸得着,是个人都得有个屋檐遮风避雨,永远不会过时。但是蜗牛身上的壳,再轻也是有重量的。两套房子让Candy每个月必须付掉5000元按揭款。现在她又寻思着在新城区买第三套房子,将手头上的所有资产洗个牌:老城区的房子的行情不算差,卖掉之后刚够第三套房子的首付和装修款,但月付却从每月5000增加到6200。而现金,只剩下3万。

《GRACE》建议:

相比于在不知名的服务器里跳动的各种证券指数,房子是物质化的,给人,尤其是给女人一种特别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带来的错觉,便是使人愿意相信,这些钢筋混凝土的小格子的价值是永恒的。而近几年房价的暴涨让人轻信投资房产定会带来可观的回报。但显而易见,Candy的选择是不明智的,她在买入第二套按揭房后,仅余3万元流动资金,而她用于月供的资金占了每月可支配收入的60%。房子,是她财产中的重中之重。同时危机也是一重又一重。房价是否存在泡沫,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单亲母亲的Candy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因素。毕竟对孩子的投资才是最大最长远也是最要紧的投资。而如果再通过置换的方式购买第三套房时,每个月稳定的可支配收入就只剩下了1800元,母子俩的生活可谓捉襟见肘。建议Candy卖掉其中一套升值空间较小的房子,然后用所得收入的30%购买银行的教育类理财产品,作为孩子的教育费用,另外30%作为日常生活的流动资金,剩下的30%可购买银行的稳健保本类的基金产品。最后的10%给母子二人买一份综合保险,毕竟单亲妈妈需要自己给自己保障。

上一篇:别怕,说出你的难言之隐 下一篇:享受黑巧克力的浓情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