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斗”出旅游新天地

时间:2022-02-11 06:48:22

民族体育:“斗”出旅游新天地

在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上,黔东南州下司民族中学高二学生文治慧一举夺得青少年组独竹漂项目的两块银牌。她从初二开始学习这项民族体育运动,教她的人正是将此项运动引入下司中学的老师甘放。

在下司民族中学,民族体育项目进驻课堂已成为一项“传统”。2008年6月,在全国第十六届“屈原杯”龙舟锦标赛暨第五届中国南宁龙舟国际邀请赛中,下司中学参加青少年组250米、500米直道竞速两项赛事,均以优异成绩夺冠。

龙舟、独竹漂等项目进校园,是黔东南州民族体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这些具有技巧性、竞技性、观赏性的民族体育项目,早已融入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经过开发和推广,逐渐由事业变为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市场化程度最高、产业规模最大的要数斗牛项目。

2015年9月3日,榕江县乐里镇举办了“侗家牛王争霸赛”。本次比赛的总奖金超过100万,现场观众有数万人。举行比赛的七十二寨斗牛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斗牛场。

在黔东南各地,斗牛已经成为一项高度“职业化”的运动。一头一线的战牛,出场费已经超过了3万元,而在现场比赛的时候,主持人会详细解说每一头参赛的战牛的简历,来自哪里,打过几次比赛,赢过谁等等,形式与职业拳击赛颇为相似。

凯里经开区斗牛协会会长文小波告诉记者,2015年中国凯里第一届“东方牛王争霸赛”的门票收入达180多万,整个比赛的奖金池达80万,吸引了包括云南、广西、浙江各地的“名牛”前来参赛,想冠名和赞助的商家更是数不胜数,而今年这样规模的活动一共要办六场。

民族体育产业的火爆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兴旺。台江县施洞镇每年都要举办龙舟节,不仅有力带动了当地特色银饰、苗族刺绣、蜡染、服装的销售,还扩大了施洞镇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促进清水江沿岸苗寨的旅游产业发展。

每年,黔东南有各类民族节日396个,参与人数达万人以上的有122个。在这些节日活动中,含有体育特征的有竞技芦笙、板凳舞、踩高跷、射弩、侗族摔跤、独木龙舟等等。

对此,黔东南州“独家定制”,围绕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相继推出全国独竹漂邀请赛、“雷公山之巅巴拉河之夏”自行车爬坡赛及竞速赛、黔东南中国“牛王争霸赛”,以及斗鸡、斗鸟、斗猪等特色赛事,将体育赛事与民族文化、旅游相融合,不仅有力提升了黔东南影响力,也多角度促进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旅游活州”的重要载体。

“民族体育事业不仅要和旅游结合起来,也要和全州大力发展的大健康医药产业结合起来,在全省打造山地户外大省的背景下,黔东南州的民族体育一定会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谢翔云说。

上一篇:包拯不为人知的心事 下一篇:中国高超音速飞机独步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