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时间:2022-02-11 03:41:12

职业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职高学生基础差,认识理解能力低,对学习缺乏热情,畏惧数学。如何使这些基础薄弱或学习困难的职高生步入正轨,并向好的势头发展,如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高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发展资金支持,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悄然来临。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教学效益不是显著。就数学而言,如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我结合十几年来职高数学教学的实践,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如下一些探索,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重视知识的建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建构理论可知,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通过发展图式,而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又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自身主动对知识的建构而得以发展。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在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以及刚学过的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与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另一方面,为后续学习中圆锥曲线的学习作铺垫。教学中我采用了几何法与代数法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如下题组进行教学:

题组一:

题组二:

题组三:

题组四:

通过上述的题组有层次的螺旋上升,尤其是题组四的探究与拓展,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反复的体会与感受、感悟,通过自身对知识的内化,构建起知识的网络。感悟从数学外部到数学内部再到数学外部的过程。

二、营造一种良好而积极的生态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生态课堂教学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其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态课堂是关注人的潜能与今后能力发挥的平衡;关注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关注培养能力、挖掘潜力,更关注让学生在课堂外有继续发展的能力,有持续延伸的潜力,把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方法、策略、能力。

1.生态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包括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简单地说,内在发展是智慧发展,外在发展是知识发展。传统教学过分追求外在发展,教学中容易形成解题教学,学生疲于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导致内在发展受损,效率低下。教学改革倡导内在发展,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强调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不需要质疑和发展,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永远值得关注和学习。

2.生态课堂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长期的被动灌注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缺乏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久之,必然对被动接受知识产生厌倦,缺乏兴趣。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从而提高学生基础目标的达成度、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和学生情感内化的深度。

3.生态课堂应该关注差异,确保学生的成功率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任务向导和学生投入率与学生成功率密切相关。产生较高成功率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校的积极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需求,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信心,教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需要尊重和爱。当学生这些需要得以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引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在这种动机的支配广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职高学生学习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尤其是学习上暂且落后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鼓励、关心和同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了解每位学生原有的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信心。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冒出的创新意识,要积极引导,倍加呵护,促使他们在得意之中不断迫求成功。而对学习广有困求的学生,要耐心细致地点拨,给台阶,作铺垫。尤其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更要耐心地帮助寻找错误的原因,对他们改正后的成功,同样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金建生.构建生命发展生态课堂.教育科学论坛,2005,(12).

[2][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3]陈时见.课堂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如何在财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浅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