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原:我只是做自己而已

时间:2022-02-10 10:36:41

“我的工作对我来说就像生活” '

Circle:一直以来你给大家“标准文艺青年”的感觉,是歌手,是演员,是作家,是摄影和绘画爱好者,现在你又多了个导演的身份。自己的兴趣特别杂?

田原:我只是做自己而已,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导演,这是一个我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导演融合了一切我的表达方式。我很享受整个制作的过程,和电影相关的每一个部门都让我感兴趣,从前期到拍摄再到后期,我都爱参与,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妙的了。现在回头看,从小喜欢在脑子里“上演”故事,睡觉前用想象造一个世界,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创造”,也是不大喜欢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总在用各种方式来试图勾勒出一个更好的。

中学的时候,特别迷恋音乐,也迷恋那些音乐人所在的时代,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偷偷戴着耳机听音乐,看小说。遇见视力不好的老师,还可以偷偷画画。

而电影是从更小的时候就开始迷恋,记得从3年级开始,就有了录像带,每逢暑假,就会租上几十盘,看得昏天黑地。

还有摄影,很小的时候,一个亲戚从美国带回来一个小相机送给我,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自己拍照玩。那时大家认为拍照都是要拍人脸,而我经常拍水里的倒影,或者树叶和阳光,猫猫狗狗,送去冲洗照片时候别人都没跟我洗照片,说觉得可能是我乱拍拍错了。

所以长大之后,自己开始做相关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什么更合适的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能想象我还能做什么其他职业。我的工作对我来说其实就像生活。

Circle: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兴趣相对驳杂,而没有办法在一个固定的领域深挖下去?你曾说,自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最好的演员?

田原:曾经这样认为,但现在长大了一些,反而觉得其实不会相互排斥,反而会相互促进。曾经以为自己无法成为一个最好的演员,因为我想得太多,而演员有时候需要一种天然的简单。然而现在做了导演,经常面对镜头前的演员,反而更懂得怎样演戏,在自己演戏的过程中又会更懂得怎样去执导演员。这个过程很妙。

我想演员还是有分不同类型和表演方法的,比如在国外,这样的分界就很明晰,而在国内就会比较模糊。我想我不是一个方法论的演员,技巧固然重要,但我更相信身心的投入。

Circle:喜欢《Young for You》这首歌吗?我有听过你用独特声线和唱法对这首歌的演绎。上次在地坛民谣音乐节,我还有看到你跟GALA乐队的表演。你喜欢这样青春洋溢的自己吗?

田原:很喜欢这首歌,最喜欢的大陆乐队歌曲之一。

这种青春是想像出的,我想我生长的环境没有让我洋溢的空间。

后来我去美国的时候,偶尔会假装自己不过十几岁,哈哈!

Circle:你爱阅读,你也写小说,写歌词,写博客,写微博。文字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田原:我小的时候看小说很多,现在看的更多的是非小说类的东西。

我很喜欢石黑一雄,保罗·奥斯特,他们两人都是有着天生的文字驾驭能力、看似娓娓道来,但其实说的是整个时代还有阶级以及最深的情感。还有村上春树、君特·格拉斯,他们都在用文字创造另一种现实。

我过往写的书都是有缺憾的,还太年轻,不懂得怎样驾驭文字。

我的第一本小说《斑马森林》讲了五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面都有四个角色,他们名字一样,然而在每个故事里面的命运却决然不同。其实想写的就是,我们有过很多重生命,在每种生命中虽然身份不同,但有着微妙的联系。然而我并不懂得怎样将这种感受和哲理用文字表达好,就像有灵感,哼出了一段旋律,却无法记下曲谱。然而《云图》就把一段旋律发展成了交响乐,太感人。

所以,我想,现在偶尔写写东西,算是积累,也许等我成老太太了,会写一本不错的小说。

Circle:“文艺青年”本身是一个很美好的词,但是到今天又被用滥了,你害怕被贴上“文艺青年”的标签吗?你对这个词怎么定义?

田原:我觉得其实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标签是人家加的,和实质是没有根本联系的。

我对这个词也没有定义,定义总是不准确的。

Circle:也许因为你的外在气质,也许因为你最早确立下来的音乐风格,也许因为你的第一部电影,很多人喜欢你安静清淡的感觉,也有些粉丝希望你被更大众群体喜欢,你怎么看?是坚持自己的风格还是把自己变得更“商业化”一些?

田原:最主要的是看自己的状态,如果你自己不是这样,而去强迫自己做一些其他的尝试,那么自己难受,别人看着也会别扭。

而且我以后会更多转向幕后,再出演,一定是我真心想演的角色。

我不希望做到没有自我,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怎样被接受,虽然两者都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

“去年我拍了十部短片”'

Circle:很多人对你早期主演的电影《蝴蝶》念念不忘,这部电影至今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田原:那时我还根本不会演戏,而且根本不懂得片场是怎样一个工作方式,根本不懂得每个部门每个人是干嘛的,完全像是进入了游乐场。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没有什么复杂的念头,用没有演的方式演了。

这部电影让我很感恩,看了那么多年电影,然后终于走入其中。

特别感谢麦婉欣,给了我很多空间和能量,当然最重要的是信任,相互信任。麦婉欣是我永远的朋友,她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让我学会了感情表达。

那之后,我开始演戏,但之后自己内心有过很多挣扎,从完全不会,到会一点儿,然后再领悟更深,我边演边摸索,直到现在仍然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明白导演才是我终身的事业。而演员这个角色让我更快速地进入这个环境,经历不确定、矛盾、怀疑等等历程,这个过程推动着我更加认识和理解电影和人生。

Circle:这次你在许鞍华的《黄金时代》里饰演一个分量不轻的角色,拍摄感觉怎么样?

田原:这次和许鞍华导演合作,让我懂得了更深层次的“不演”。

Circle :2011年以来你开始导演短片,做导演和做演员、做歌手状态有什么不同?很多女演员转做导演会说自己很享受在片场“衣冠不整”的样子(如赵薇),你也是这样吗?

田原:还好,我在片场不会“衣冠不整”,我会穿得舒服和男人一点儿。

会非常累,去年我拍了十部短片,好几次因为时间和预算不够,自己做了美术和服装。后期也都全程参与,经常连续几天都不能睡觉。不过这个过程很享受,每次交片都像新生了一样。

去年一年,我们尝试了很多,每次拍完一个,也都会回顾,越来越发觉自己的不足,算是在为长片积累经验。

Circle:电影或者短片是讲故事的,对于故事本身,你有没有偏爱的类型、题材?你倾向于自己编剧还是团队合作?

田原:我很爱JJ.Abrams,他把边缘科学、灵性科学融入到主流文化中。

小的时候我就和表哥把压岁钱攒起来买望远镜,关心科学、科幻,长大后更是对灵性科学、神秘学、宗教感兴趣。如果你回头看JJ.Abrams的东西,就会发觉《盗梦空间》、《云图》等等近期我很爱的大片其实早在他监制的 Fringe里面就有原型了。

如果我拍长片,会将这些融入其中。

我想编剧是需要有团队精神的,之前的短片因为时间等等关系,都是自己编剧,然而以后一定会集合大家的智慧。我会出故事的主体,然后和一群人来分享这个创作的过程。故事架构、人物的挖掘、桥段设置以及对白的撰写,我想如果每个部分都有很棒的人给出主意然后融合才能是好剧本。

“现在的生活很充实”'

Circle:聊一聊你最近倾心的电影、电视剧?

田原:《云图》让我很感动,太切我心。沃卓斯基姐弟也是我的偶像,如有机会合作就太妙。

姜戈也很棒。

最近看了很多六七十年代的老电影,那个时代很奇妙,导演们团结也相互激励,所以那个时代出了许多超越商业体制的电影,现在很难再有。

最近很喜欢电视剧,比如说《大西洋帝国》、《美国恐怖故事》。要是收到这两部剧的邀约,我会推掉任何其他工作。

Circle:对自己的2012年满意吗?

田原:谈不上满意,只是觉得过得很充实,交给自己很多作品,认识很多新的朋友。

自己导演了很多部,也参演了自己很喜欢的电影,就差出去度假一次。

这几年,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工作是另外一回事,性格开放了许多,对很多事情也看得更加坦然。

Circle:2013年自己的大计划是什么?

田原:会参演2-3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拍2部左右短片,然后筹备长片。

歌已经写好,准备出新的唱片。

Circle: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满意吗?工作之外,你会如何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

田原:目前休闲时光比较少,有一点儿就会在家看片,很多经典片都还没有看。

如果有多点儿时间,我喜欢去旅行,去一两个月。

现在的生活就挺好,虽然不是很完美,但很充实。

当然,希望有更好的环境,至少空气和水是干净的。

上一篇:8个误区贴错秋膘 下一篇:大码回潮放宽的时尚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