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音乐合作学习“三策略”

时间:2022-02-10 05:08:55

优化初中音乐合作学习“三策略”

摘 要: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形式,文章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合作学习兴趣;设置问题情境,推进合作学习进程;引导主体参与,提升合作学习效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作学习;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1.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关键内驱力。如果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必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他们成功步入音乐殿堂的重要根基,同时也是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关键手段,只有充分激活他们的好奇心理,才能够有效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大海啊,故乡》这一内容时,笔者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海景图,之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充分回忆自己曾经观看过的大海的景色,由此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回忆和阐述,在探讨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大海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而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充满热情。此时笔者便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基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从以不同的角度感知大海的美,并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根基。

在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音乐学习情境,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初中生的音乐合作学习兴趣,从而让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设置问题情境,推进合作学习进程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也是对学生展开引导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应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由此提升合作学习的成效。初中音乐教学主要是以欣赏为主,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良好热情,如何才能够实现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合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起到指点迷津的功能。

例如,在针对欣赏课《夜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在初步欣赏音乐之后,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必然无所适从,即使能够说出,也只是一些较为浅显的理解。如果在欣赏音乐之前,教师就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通过这首乐曲的欣赏,你能够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其中存在怎样的人物或者事物?对这首乐曲的_头以及结尾,能够感受怎样的意境?”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创设,学生在进行欣赏以及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可以轻易抓住问题的关键。

在以上案例中,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激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性,使学生可以基于问题意识快速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引导主体参与,提升合作学习效度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为了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参与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教学《中国民族乐器介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每一个小组成员可以借助课余时间查询自己喜爱的一种乐器,并记录下其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轮流上台进行讲述,既包括乐器的种类、音色、音质等特征,同时也包括演奏特点以及代表曲目等。在讲述完成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或者对此进行点评。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极为有效地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有效拓展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是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之,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功能以及意义已经获得了充分的教学实践的验证。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有效突破,同时也能够全面激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良好情感,更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积极思考、积极创造以及展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一个学习个体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尊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 瑞.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教育现代化,2016(24).

[2]李 慧.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

上一篇:大型火电耦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方案分析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成套开关装置绝缘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