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元制的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02-09 07:44:31

基于双元制的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结合双元制教育及模具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重点针对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双元制 模具专业 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60-03

培养具有特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融入一个共同体是“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它旨在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学校传授中掌握理论知识,在企业培训中掌握专业技能,“双元制”模式培养出来的将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满足企业需求的新型人才。与纯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于近年来中国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其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0%,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面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将成为我国模具行业的目标。因此,企业急需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模具行业人才,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诸如工艺装备低下、专业化、标准化的程度低等问题。而“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只有加大对课程改革的力度,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差,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模具专业面向的相关岗位所需职业基本能力均包含读懂与绘制模具工程图样,而机械制图正是满足这些岗位需求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课程。它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将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因为该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及实践性强,且传统的机械制图教材中的图例多以通用的机械零部件为主,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结合较少,对模具专业学生没有针对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未针对模具专业学生进行模具零件图技术要求及装配图的表达方法的特殊性加以说明。所以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依然无法读懂专业课程中的模具图样,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采用“双元制”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第三学年必须到相关的模具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因而大大缩短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因此,如何上好学时短、又能满足学生实践需要的专业理论课,将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改革思想

机械制图课程立足于模具专业基础类课程,以“够用为度、必需”的原则,除讲授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外,对于不实用且不重要的内容做出删减。强调专业特点,结合模具行业发展趋势,选择企业真实模具作为课程载体,提高学生识读及绘制模具图样的能力。同时,通过强化模具的拆装与测绘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为此,我院结合具体情况对模具专业机械制图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二、改革内容

(一)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将课程分成基础知识、零件图和装配图三个模块。其中,基础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包含国家标准制图规范、平面作图法、平行投影法、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等,是绘图和识图必备的基础知识;而零件图模块和装配图模块重点介绍图样的基本知识、识图和绘图方法及步骤,是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所应具备的知识。它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关系到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考虑到该处内容知识点琐碎且抽象,学生学习困难,为此,以“突出应用,服务专业,适应社会”为指导思想,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传统机械制图教材中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进行修订。

模块的介绍从AutoCAD的简单绘图开始,以简单组合体为载体,将绘图基本命令在具体绘图中不断运用,在绘制简单零件图的基础上掌握绘图命令。接着,再以企业真实模具为实例,根据模具专业制图的内容要求,增加AutoCAD其他辅助功能以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用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通过手工绘图,除了能增强学生绘图技能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而利用AutoCAD强大的绘图及编辑修改功能,可大大地提高绘图效率及绘图质量。所以,将AutoCAD教学融入机械制图教学中,合二为一,相互渗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绘图和识图的能力,实现课程教学核心目标(即绘图和识图能力),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做到了学用结合,教学效果明显。

其次,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工作中的应用型人才,能读懂图样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识图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如标准件的规定画法,以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但往往很多学生照着也画不出来。而现在的要求定位在能识别图样中的标准件与其他零件的装配关系即可。同时,因为“双元制”教学以技能培训为主,所以学生用于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学生在经过实践操作后比较疲劳。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将教材中不实用的内容删除。如在多面正投影中求解相贯线对大多数初学者是难点,但因为该线是在加工中自然形成,并非课程的重点,所以将其概念和简化画法作简单介绍即可。

最后,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结合模具生产实际选择典型模具零部件作为教学案例,如凸模、凹模、定模板、动模板以及注塑模、冲裁模、弯曲模等模具结构图例。考虑到模具制图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增加了模具装配图的表达方法的介绍,如简化画法、夸大画法等。而针对企业的一些习惯画法,如模具图样中合模开模标注以及特殊的坐标标注法等,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说明。

(二)教学方法

识读和绘制图样是课程的重点。把三维实体用二维表示即绘图的本质,把二维平面向三维转化即为识图的本质,而完成这两项工作都要求学生具有好的空间想象力。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关键是组合体,实现课程教学核心目标(即绘图和识图能力)的关键内容是零件和装配体。零件作为装配体的制造单元,为实现装配体功能的实现,其图样的设计要素如结构形状、尺寸标注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等必须表达清楚完整。故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灵活用模型、实物及挂图等教具外,借助多媒体动画、CAD等手段,对模具零件视图的设计要素进行详细分析,使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增加了直观性。同时,在教学中还可让学生利用萝卜、土豆或是橡皮泥等自制教学模型,使教学生动而具体,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另外,装配图表达方案的选择一直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图样的表达只有相对合理性,没有唯一性,故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感觉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提倡采用比较法,即通过对同一装配模型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案作为课例,让学生以小组方式展开讨论比较并实时提问。同时将规定画法、视图选择原则、特殊表达方法等相关知识点贯穿于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借助相关软件将零件的加工、模具装配及工作原理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元制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拆装与测绘能作为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绘图能力,并在该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是提高学生制图能力的一个极好机会。传统教学的实践环节中,通常选择减速器或者虎钳为对象进行拆装与测绘。为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后续课程服务,针对模具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选择具有典型结构的注塑模、弯曲模或是冲裁模为测绘对象,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实施:首先,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套典型模具为测绘对象,在具体测绘前,先由教师设计工作任务单,明确具体工作要求,通常要求学生绘制一套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及模型对典型模具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测绘方法、步骤、工量具的使用及图形的绘制等方面知识。最后,学生通过拆装模型将测绘信息填写到工作单,查阅资料将图样绘出,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最终以学生上交的工作单、完整的模具装配图及其零件图和项目汇报来考核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情况。而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拆装演示、亲自拆装及测绘过程,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三)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方式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有效监管教学质量。传统的考核方式多采用“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形式,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性质,我们对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进行了改革。在内容考核上,无论是针对补画视图及补画线条等考题,还是装配图方面的考题,我们都以典型模具为对象进行考核,在完成补画视图、拆画模具零件图及填写零件名称等内容时加深了学生对模具图样的了解,效果良好。同时,我们改变以往以笔试单一地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形成过程性考核,即考核学生学习情况不应只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讲授外,同时还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如表1所示)。

三、新旧教学模式的比较

将双元制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发现,前者更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下转第70页)(上接第61页)并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同时在考核评价中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在双元制教学模式下,针对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性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考核方面,采用过程性考核及多元化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芳丽.“双元制”下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2]潘文强.模具拆装与测绘一体化课程教学探讨[J].教学探讨,2014(9)

[3]徐立华,杨桂娟.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模具工业,2013(2)

[4]吴迎春,梁德平,唐卫东,等.紧密结合模具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010(4)

[5]魏敏.高职模具专业《模具测绘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模具工业,2014(5)

【基金项目】2014年新世纪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312)

上一篇:论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下一篇:利用英语戏剧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