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中鸟的艺术形象

时间:2022-02-08 09:29:32

陶渊明诗歌中鸟的艺术形象

摘 要: 陶渊明的诗歌中使用了大量象征意义的事物,鸟在他的诗歌中尤为突出,不仅是他诗歌的一个描写内容,更是他特殊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情感积淀的具象反映。

关键词: 陶渊明 意象“鸟” 艺术作用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钟嵘《诗品》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是因为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开创了田园诗歌的新题材。

在他的诗歌中,他多用寄托和象征的手法描写自然景物并寄寓特殊含义。特别是鸟,出现频率更高,鸟不仅是他诗歌的一个描写内容,更是以鸟自喻,寄托着自己的真实情感。

一、优美的田园环境是陶诗的一个主要描写内容。

陶渊明虽然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但占据他内心世界的还有“老庄”的自然之道。出仕和归隐的反复,让他彻底疲倦官场。于是,他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正因为他的彻底归隐,才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大发展。在他的田园诗歌中,乡间的草木皆有情、花鸟都成性,描绘了一幅幅优美、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

陶渊明在他的诗歌中大量描写了鸟的意象,无疑增加了田园生活的幽雅与淳朴。《咏贫土》其一写:“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有一种怡人之美,让人依恋,让人陶情。

陶渊明的世界是田园的世界,“鸟”的艺术形象使他的田园诗歌更加灵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王士祯在《古学千金谱》中析此诗道:“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鸟之于山林,恰如陶渊明之于田园。山林为鸟栖息之巢,田园则为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止泊之处。鸟在陶渊明诗歌中已经人格化、具象化了。

陶渊明通过对众多鸟的描写,不仅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真实的农村生活环境,构筑了一种悠然的田园村景,更让他的诗歌获得了清新的气息和幽雅的情调,大大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

二、以鸟自喻,寄托着作者一生的真实情感。

陶渊明为什么对鸟如此衷情?为什么喜欢用鸟来比喻自己?这和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及他的矛盾的、复杂的思想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鸟在陶渊明诗中主要是逍遥出世、自由自在的象征。细作归纳,陶渊明笔下的鸟大致有三种:自由快乐的飞鸟、受困牢笼的羁鸟、日暮还巢的归鸟。

1.自由快乐的飞鸟——表现自己理想和追求。

陶渊明的天性是淡薄自然、不喜拘役的,所以他在前期追求自己理想和归隐田园后展现快乐时,无疑都是通过那无拘无束的飞鸟来寄托的。

陶渊明言及功业之志和追求志向时,都是通过“鸟”的意象来传达的,鸟的高飞远举象征着人的功业追求和人生抱负。陶渊明早期诗中之鸟多用来表现其用世之心,功业之求。《杂诗》其五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看作是此期内心世界的写照。而他的胸怀之大,志向之远,亦可清晰而见。

可见,在早期的陶诗中,飞鸟应该是最好的形象代表,他用“飞鸟”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立志国家,争取功名的意喻。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让人感动,让人钦佩。

2.受困牢笼的羁鸟——表现自己的苦闷和无奈。

受困牢笼的羁鸟意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五首》之一)鸟本来属于天空,即使它生活在金丝笼里,没有为食粮奔波流离的艰辛,也比拟在天空中飞翔的快乐。陶渊明的仕宦之路不正是这种羁鸟的可怜状态吗?为了所谓虚妄的理想淹留在官场,给灵魂带上了枷锁,时时感受着压抑和拘束。

陶渊明始终忧患于自我人生价值无法实现,隐居又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这使他处于孤寂、苦闷并试作自我解脱和安慰的不安与凄楚的状态中,羁鸟形象正是在这种状态下诗人那颗不安的灵魂的形象化表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形象构成了怀才不遇、知音难求文人的落魄形象,表达出了他在当时的需求和渴望及内心的痛苦煎熬。

3.日暮还巢的归鸟——表现归隐后的快乐、反思。

当看清封建社会的腐败官场后,陶渊明选择了放弃官场生活去追求“质朴人生”、“个性自由”。田园之乐满足了他“质性自然”的个性与志趣,于是他笔下的“飞鸟”也成了快乐的代言。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离桓玄幕府之职返回家乡,投入农村的淳朴生活之中,这时他用归鸟的形象热情地歌唱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在作者笔下,鸟即是我,鸟快乐即是我快乐,物我相融,全然两忘。借还鸟的意象抒发自己作为倦鸟归林后的轻松愉快之情。

归隐后的陶渊明从形体上、精神上都释然了,找寻到了诗意本真的寄怀。通过鸟来自况抒怀,抒发了自己归隐田园的喜悦情怀和充实而愉快的田居生活。

综上所述,陶渊明诗歌中鸟的艺术形象,浸染着陶渊明的主观情感,传递着人生多种情绪体验,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意象,含蓄地展示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感受与理解,这也是我们打开诗人心扉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袁行霈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孟二冬注释.陶渊明集释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3]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4]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

[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上一篇:老课题的新探索 下一篇:欣赏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