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政课“组合式”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2-08 12:39:19

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政课“组合式”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分析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形势,论述了当前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组合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组合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113 — 02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为行文简洁起见,以下略去“公共”二字)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而又十分关键的位置。本文试图通过对在教学实践中已运用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完善,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或启发,以更好地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改方案于2012年上半年开始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实施。按照新课改方案,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一门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选择一门作为选修课;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一门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开设一门选修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新方案对课程门数和学时做了调整,不分文理专业,有利于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开设选修课程,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既保持了连续性又避免了内容简单重复。至此,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相互衔接、梯次推进,内容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的改革意味着,一方面,任课教师要面对更多的课程,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另一方面,由原来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课程的教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由于赋予了学生更大的选课自,如果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缺乏创新和突破,那么这门课程就面临着因没有学生选修而停开的局面。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与过去相比,研究生学习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信息技术的迅猛的发展使得网络无处不在。研究生可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研究表明,负面的信息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更容易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记忆,这就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更大的难度。二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道德滑坡,物欲泛滥,人们心气浮躁、急功近利,这种不良社会风气侵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的思想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加大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研究生自身思想状况复杂多样

由于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当前研究生的思想状况表现多彩而复杂。在开放、充满竞争、多种思潮并存的社会环境下,研究生身上既呈现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特点,并有探求真理、学习理论的愿望,也存在不少迷惘与困惑,甚至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思想,需要科学而正确的引导。〔2〕这就给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当前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现状

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国内已开展了不少研究。如黄天弘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探讨。他提出:一要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教学,二要在教学中,从一些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入手,提出问题,运用理论知识,探知与主题相关的事实并进行分析,形成合理判断。〔3〕何冬雪通过研究提出,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要突破教育理念,运用启发式专题式教学,二要明确个体化教育教学目标,增强理论课的针对性。〔4〕陈正良、金正一等提出了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式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等方法〔2〕。吴丹丹提出了采取系统化专题讲座、案例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5〕还有一些学者也作了类似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深入探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问题作了不少研究,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对可操作性方法的较为具体的探讨,如对课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探讨还有待拓展、深化,对于将课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结合起来形成“组合式”教学方法的研究,更为鲜见;二是创新性不够,研究中所涉及的多数教学方法仍然是一些老方法的翻版,缺乏让人耳目一新的、具有较大创新性的方法;三是多数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应当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针对当代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借助现代媒体技术的运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探索出一条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组合式”教学方法探讨

鉴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方法单一性问题,笔者通过对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考,提出了“组合式”教学方法。所谓“组合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辩论赛、演讲赛等多种形式尽可能结合起来,通过形式的不断变化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这种“组合式”教学方法就像一套组合拳,一气呵成地让学生维持在连续的兴奋状态之中。

(一)课题式教学

课题式教学是Marx等在1997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又称研究性教学,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提出课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要,由研究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研究小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推举1人将研究结果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最后,由教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总结。

(二)专题式教学

专题式教学就是教师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形成既前后衔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的教学方式,它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现实性等特点。研究生思政课不是对本科或硕士阶段相关课程的内容的重复,而是进一步的深化,因此,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既要注意衔接性、系统性,更要注意理论的提升和实践性,而专题式教学则可以兼顾这几个方面。目前,我校的博士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生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就采取了以专题式教学为主的授课方式。

(三)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设计中,可多设置一些课堂讨论、提问等互动的环节。例如,在讲授到某个内容时,根据需要设置一些课堂讨论,联系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答所提出的实践问题,或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问题,或让学生感到很疑惑的问题,这不但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使问题的答案逐渐浮出水面,以消除其心中的疑团。

(四)辩论赛

辩论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就一些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提出正反两面的观点,让学生自由辩论,或自由组合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这种教学形式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使学生通过讨论或争论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或最终达成共识,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有序,还可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辩论赛也是目前我们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较常使用的方法。

(五)演讲赛

演讲赛就是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并给其一定时间进行准备,然后安排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演讲式的阐述,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课堂规模一般较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可能给每个学生演讲的机会,因此,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分工,安排小组成员查找资料、一起讨论并准备演讲稿,最后推举1名成员代表小组进行演讲。

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尽可能地将以上这些方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就像打一套组合拳,其效果远胜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称之为“‘组合式’教学法”。例如,在对某个内容采取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又可穿课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辩论赛等方式方法,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我们在博士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过程中,以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为主,专家和博士生在讲座过程中进行互动,同时,我们又辅以课堂理论教学,让博士生掌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全面实施到位——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EB/OL〕.http://.cn. 2012-09-21/2012-12-28.

〔2〕陈正良,金正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宁波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研〔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7-12.

〔3〕黄天弘.研究性教学视域下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1,(04):129-130.

〔4〕何冬雪.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基于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思考〔J〕.学理论,2011,(01):304-305.

〔5〕吴丹丹.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75-77.

上一篇:运用翻译技巧提高高校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初探 下一篇:美术教学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