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异同 填好统计财务表

时间:2022-02-06 04:36:52

明辨异同 填好统计财务表

每到填报年报和定期报表的时候,许多单位的会计都会抱怨统计财务报表不好填,与会计报表存在很多差异,给工作造成了很多麻烦。其实统计与会计虽然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同时又在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统计核算离不开会计核算,财务统计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并结合统计核算的需要建立的,是统计与会计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只要抓住统计财务报表与会计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掌握这两类报表在口径、计算范围、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同异,就可以轻松填报统计财务报表。笔者就以2011年《非重点批发和零售业财务状况》(E203-2表)为例,谈谈如何根据会计报表正确填报2011年定期统计财务报表。

掌握“大同”,把好“源头”

数据来源基本一致

统计财务状况表主要划为三部分:

1.资产负债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

2.利润及分配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其他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会计账户核算资料。

指标名称基本相同

统计财务指标的名称除个别指标外,基本都和会计科目名称一致。

部分审核关系相通

统计财务状况表中有些审核关系是和会计公式相同的。如:“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型;未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的企业在填写“营业利润”指标时,“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也和营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一致。即使两者有些不同,也是根据会计表中关系转变而来。

明察“小异”,做好“转化”

统计报表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等因素决定指标的取舍,因此也就决定了统计报表和会计报表的不同,下面主要列举两点。

价值量的计量单位设置不同:由于统计与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目的的不同,价值量的计量单位设置也有所不同。统计财务状况表价值量的计量单位为“千元”或“万元”,而会计报表的价值量的计量单位一般为“元”。

定报报告期别设置不同:按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期别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统计财务报表与会计报表年报的报告期是一致的,但在定期报表的报告期别的设置上有所不同:定报的报告期分别为“1~2月”、“1~5月”、“1~8月”、“1~11月”。报告期设置不同对有些报表数据也有影响,如有的单位上报的1~5月报表时,错报为4~5月数据或者是5月份的数据。

避免混淆,精准数据

“固定资产折旧”与“累计折旧”勿混淆

在会计科目中没有现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指标,此指标应取自“累计折旧”科目,而“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数,反映的是该单位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指标是“累计折旧”科目中本报告期的折旧数额。在不存在固定资产清理等特殊情况下,累计折旧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的贷方发生额=本期折旧,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则应该根据会计的核算方法计算“折旧”指标数据,以上等式则不成立。

“贷方”与“借方”要分清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全部工资,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费用。填写这两个指标时根据会计“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工资”、“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而“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的借方发生额是发给职工的实发工资;余额是应付未付的工资。应注意此项指标和资产负债表上应付工资的区别:资产负债表的应付工资是余额、是负债,而此项指标是提取的工资数额。

名称相近勿乱安

一些基层会计人员把统计报表上没有要求上报的指标,填入自认为比较相近的指标之中:如把“营业外收入”数值填入“其他业务收入”指标。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包括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资及包装物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废旧物资出售收入等。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归纳填列,或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

多表关联,严格审核

与商品购销存报表间的审核

在往年的年定报报表及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基层单位统计力量比较薄弱,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认真或核算错误,个别单位会出现上报数据主观技术性差错,造成比较严重的错误,所以我们在填报及审核财务统计报表过程中要将主营表(商品购销售库存表)中销售额指标数据与财务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看是否符合一般批发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主营业务收入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为:主营业务收入×(1+增值税率)=商品销售额,当然如果主营业务收入不仅是商品销售收入,那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与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间的审核

统计财务表中“实收资本”指标指的是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填写这些指标要根据会计科目中“实收资本”明细,并且结合工商营业执照和企业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填列。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填报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101表)中的一些情况审核其财务报表中实收资本数据是否正确。如果企业101表中的控股情况填为国有控股,财务表中的实收资本类型就应该包括国家资本或国有法人资本,如控股情况填为港澳台商控股,财务表中的实收资本类型就应该包括港澳台商资本。

与定期报表相关联

由于财务报表中有的时期指标数据是累计得到的,所以可以根据往期的数据对比分析表中存在的问题。如:2011年1~5月份定期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应该大于等于该年度1~2月份报表中该指标数据。如果不符合上述审核关系,应该与企业进行核实。

对平台上“显示错误信息”部分的说明

在进行网络平台申报时,出现核实错误会出现申报提示信息,有的企业会计对于说明的理解往往存在问题。显示在提示信息最左边的“()”部分,“()”内有两种表达:“(本期实际)”和“(上年同期)”指的是出错指标的位置,即出错的这个指标是本期实际数还是上年同期数。提示信息中“上报告期”与“上年同期”的区别:如1~8月财务数据,“上报告期”指的是1~5月的数据,“上年同期”指的是1~8月表内的上年同期数据。

财务统计是统计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统计业务的一个难点。因此把握统计财务报表与会计报表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正确统计财务情况,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把握统计报表的要求,从源头上提高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

上一篇:黄金投资最受中高端理财者追捧 下一篇:依法统计是企业应尽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