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仍不足以冲击中国

时间:2022-02-05 06:55:18

TPP仍不足以冲击中国

许多中国经济学家都注意到,2015年11月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出来得很仓促,现在观察与之相关的种种结果,让人怀疑它是否像此前人们认为的那么重要。在奥巴马政府时期,TPP完成了目前的谈判成果,接下来的发展和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016年的美国大选。美国国内最具争议的部分是,许多人认为TPP会造成更大的贸易逆差,而贸易逆差将带来更多的失业。但实际上,贸易逆差并不一定会带来就业岗位的损失,但许多国家都将其视为必然。

TPP的突破与局限

按照目前达成的初样,我认为这个自由贸易协定达到了“青铜标准”,但不是“黄金标准”。

为什么这么说?从美国的角度看,这次TPP达成的三十章规则中最值得关注的议题包括:农业、知识产权、新兴领域、原产地规则、国有企业和不符措施(即与国际投资协定中义务不符合的措施)。美国主要的比较优势是农业和创新科技领域,而从TPP的规定来看,这些方面较之以前的自由贸易协定有了显著改善。可以说,这些收获是最重要的。

农业市场的准入无疑提升了:大豆作为美国主要的农业出口物,迎来了开放贸易。这也适用于其他产品,如果TPP条款扩展到全球范围,会得到巨额收益。大多数美国农业生产者将对此感到开心,但从长远来看,TPP可能造成机会的丢失。

以日本为首的一些国家仍然保留着相对的贸易壁垒,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追溯到美国保留农业贸易壁垒的传统――这是一种全球最大农业出口国自我挫败的行为。

知识产权章节也在实质上改善了全球的情况。TPP明确将知识产权保护延伸至数字化信息产品和贸易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它升级了其他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例如关于地理标志的保护。知识产权进步的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落后地区将会在美国这样的顶级创新国家面前深切感受到这一点。比如东道国可能需要花五年时间来考虑一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这项技术可能只会存续五年。这种不平衡的结合会削弱对创新的激励。

TPP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最明显的是电子商务领域。更为细致的是透明度上达成的共识,这当中涉及12个经济监管系统和机构的参与,估计届时无论是个人、企业甚至政府都会被弄晕。但透明度是促进TPP进步的剂,这些也都在条约中被认可了。

关于透明度有一个还未确定的重要领域,即原产地规则,它决定着哪些范围会被协定所覆盖。原产地规则通常是宽松的、符合自由贸易的目标,并会促进更多交流。问题在于,符合TPP的内容要求往往很高,对某些行业的广泛规则看起来则多出于政治动机。企业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贸易规则和负责管理的海关官员进行沟通,协定中也承受了这方面的风险。

大量关于不符措施的材料造成TPP在成员国相关事务中过度涉入的问题。不符措施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但引入新议题并允许不符合的先例却是不明智的。以越南为例,它应该得到较长时间去慢慢适应,而不是直接受到TPP所有规则的保护。金融服务章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服务不符措施附件的。在运输服务中我们看到大量的豁免权,可能源于对美国实际上有害的航运保护主义。

总体来看,TPP在农业和创新领域使美国收获更多,而造成困扰的广泛不符措施、对于国企严重不足的对待以及有风险的原产地规则,则会阻碍未来的贸易环境。当然,目前达成的TPP或是让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协定了,但结果仍不甚理想,未来美国必须做得比现在更好。

中国或会选择忽略TPP

我们再来看看TPP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尤其是非成员国、却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 2015年11月16日,美国华盛顿,一名当地民众站在大街上抗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通过。

在12个参与国中,很多人认为越南将成为亚洲国家中最大的赢家,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如果其他国家完全开放纺织市场,而越南致力于深化其内部改革,可能会成为大赢家。但这些目前仍未发生。因此只能说,越南外交上算是一个赢家。

目前TPP的主要问题是,所有国家都受到过度保护而免于竞争。美国的汽车业、日本的农业、马来西亚的金融领域、墨西哥的能源、新加坡的国有企业――都是如此。像秘鲁这样长时间内逐渐进行调整的国家少之又少。

TPP也批准了太多的永久豁免原则。一些民间团体强烈反对TPP,对他们而言,TPP是一个为了对抗长期问题而在短期内创造的交易环境,其并不能促进真正的自由贸易。

许多美国学者认为,TPP是一个制约中国的策略或工具,尤其是考虑到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对此我认为,一个高标准或者黄金标准的TPP才会是挑战中国的有效方式,它会让中国或成为一个更好的经济伙伴,或被排除在一个不断增长并紧密相连的贸易组织外。但目前这个版本的协定并不是一个强大的贸易协定,其更像是一种外交手段,因而其在亚洲不像一个经济工具那样能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在初步形成的协定中,我认为对中国冲击最大的是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相对强势,采用它的国家会在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上对华施压,即便中国目前并未加入TPP。即便中国申请加入TPP,其过去关于知识产权的记录也会受到外界的攻击。中国则应当慢慢过渡到发展或购买知识产权的阶段,而不是直接使用。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若想加入TPP,需要彻底改变其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

在TPP谈判之初,中国方面有很多人担心TPP形成后会给中国国企“走出去”带来负面影响。对中国来说,国企是其近十年来对外投资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但现在来看,TPP关于国有企业的规定,使得中国在现有规则的设置上仍然有空可钻,与美国进行博弈。

目前协定中的国企章节有太多方式来让国有企业免遭惩罚。如果中国想加入TPP,可将现有的国有企业重组为三种类型:一是像新加坡淡马锡那样的财富基金;二是地方国有企业;三是占股50%的国有企业与其他私营成分组成的公司。据我所知,如今中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未来很容易创立出大体上免受TPP规则影响的国有企业。

另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方面是汇率。在TPP的协定中,外汇汇率的影响被过分夸大了。汇率不是按保护主义者坚持的那种方式在运作。1994年人民币贬值了45%,美国的失业率降至4.6%;而当2005年人民币缓慢升高30%时,美国的失业率却上升了。

TPP本是一个可以促进成员经济竞争力的工具,现在却成为一个政治性而非经济性的产物,就像许多亚洲国家签署的效力不高的贸易协定。不过,仍有许多亚洲国家渴望加入其中,比如泰国,以及中国比较在意的台湾地区。印度倒不太可能,因为它同样是一个非常难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因此在我看来,中国政府最终很可能会选择忽略它――或许中国会谈论TPP带来的影响,但并不会做出太多回应。

上一篇:有一种境界叫“自黑” 下一篇:冬季早餐“代餐粉”营养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