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还是为教而教

时间:2022-02-04 11:37:25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本质意义上就是希望老师能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最恰当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但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日趋成熟的境况下,我们的课程指导老师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是否也顾及了学生的基础、情感和生命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实现每一个孩子成功的梦想?现实,或许并不尽然!

声音一:老师,您的眼里没有我

故事回放:

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拟定通知时询问上课老师关于活动实施的年级和确定的主题,老师首先报上了实施的主题,再问上课年级,那位老师犹豫半晌,才嗫嚅着说:“我也不知道这个主题适合什么年级,觉得四年级可以,五年级也可以,嘿嘿,其实六年级也是可以的……”

给老师的便利贴:请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规律。从儿童心理学层面探知,三、四年级的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所以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主题要相对侧重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培养初步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如《水的认识》系列活动中,三年级的定位是对“水的性质”的了解,知道水会流动,水能结冰,水会突然蒸发等,这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实践活动:用一支笔和一张纸为小兔子或其他小动物设计制作一个“取水”的容器,确保水可以流动也可以堵塞,而且要使小动物学会使用这一方法。他们肯定是趣味盎然的。

五年级的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适合开展简单的社会服务活动,通过自然环境的研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于是《水的认识》就可以升级为“水与生活”,让他们在雨天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雨水,学会测量降雨量,分析雨水中的物质,了解酸雨。还可以让他们设计一个“完美的雨天装备”,可以使人不被淋湿的雨衣帽子和雨靴。孩子就会去关注生活,跃跃欲试。

而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许多练习虽然属于已学过的教材,但其动作规格标准提高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开展有一定深度的“水系研究”,实地走访、调查、绘制居住地的水系情况,了解居住地的水环境,一定会在太阳下、雨天中活跃在家乡的水系边,然后交上一份对家乡水系研究的调查报告。

本着对学习生长规律的尊重,三到六年级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水的认识”过程,分解到每个年段,老师介入的着重点又完全不同,而这些着重点螺旋上升,相互衔接,于是孩子就对“水”有了一个综合的完整的概念。

声音二:老师,您高估我了

故事回放:

一次参加教研活动,活动地点是一所农村完小,组织引领的是一位城里的优秀老师,活动对象是该完小的四年级学生,活动主题是《非洲原住民的调查和研究》。对于这个主题的选择我们当时都觉得非常奇怪,因为它离孩子实在太远,尤其是农村孩子,在没有多大机会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尤其显得远,于是请这位指导老师说说选择这个主题的缘由。这位老师说:第一,农村孩子需要增加与外面世界的接触,让他们知道世界原来这么丰富;第二,非洲原住民的生活是很丰富的,尤其是非洲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他们的舞蹈尊重原生态,不要求标准的舞姿。所以,农村学生在舞蹈时要求不高,跟着节奏动起来就行;第三,四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参与活动应该会好热情。听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我们按捺住疑虑拭目以待。

上课伊始,学生确实如老师所讲,看着资料中原住民与我们的差别那满脸新奇,看着视频中疯狂大胆的原住民舞蹈充满向往,但当老师邀请孩子和自己一起表演时,不要说是跟着节奏动起来,就是离开座位那一小步都没有可能,看着殷切的老师羞涩着小脸――哎,哪敢有这冲动啊!于是,这位老师也是如意料之中铩羽而归。

给老师的便利贴:请尊重学生间的差异!

学生之间都是有差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首先应该强调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将需要、动机、兴趣置于核心地位。相对于城镇孩子能熟练地使用搜索引擎,筛选、整理资料,农村孩子的信息就显得比较闭塞,但农村孩子对于家乡传统的认知和实践却是城里孩子不可比拟的。试想,教师拿着“体验非洲舞蹈”的主题去农村学校开展活动,孩子们如何理解这种非洲民族最古老、最普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哪怕老师自己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让草裙飞扬起来,孩子们也只是一个看客而不会融入这个活动。但是如果我们的主题是“与狗交朋友”,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农村孩子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们与自己最忠实的朋友之间的故事。

所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要时刻记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对象是学生,主题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有实用性地开展,最大程度地将选择主题的权利下放给孩子自己。

声音三:老师,我手才能写我心啊

故事回放:

一位五年级学生在日记《今天我不高兴》中写道:

“跳蚤书市”终于开始活动了,这是我期盼了很久的活动。我早就计划了我能为跳蚤书市做的工作――我想在这个活动中担任销售员,因为我家在小百货有摊位,节假日我经常在那里帮忙,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销售技巧,趁这个机会要好好表现一番。

可是,分配活动时,老师要我们六人小组分组,然后将六个内容分派给我们,我们组是“设计海报”,哎,设计可是我最糟糕的本领,最重要的是我不想设计我要销售啊!于是我举手跟老师说了我的想法,可是老师说:那刚好,可以用这个机会好好学习自己的薄弱环节。哎,这样的结果我真的很不高兴!

给老师的便利贴:给学生最大程度的成功感!

所谓的综合实践,它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它包括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力的综合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价值追求之一。因此,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活动经验,实践能力在不断增强,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指引自主设计与实施主题活动。比如这次的“跳蚤书市”活动,面对五年级学生,这时候的老师何不开放点,从活动项目的设计、报名,甚至整个运作过程,让学生全权负责,而您只需从旁关注,适当的时候点拨一二,省时省心,何乐而不为呢?

结 语

沈旎老师在《台湾综合活动的印象与思考》中这样评价台湾老师:对学生发展的期望,对学生经验的关注,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呵护,品出师生间、生生间浓浓的关爱和情意。我常常会被其中的人感动和吸引,因为美好的课程无论如何都是为“人”设置的,在美好的课程中“人”绝不仅是手段,一定是有自始自终的目的的。所以,为了这个“人”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让我们的眼睛追随孩子的身影,与孩子同行共进。

上一篇:葛行于:龙套才是刚刚开始 下一篇: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