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6-26 10:03:28

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教研和科研的一体化是现代社会教育研究方向的核心内容,对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实践和探索是中国各个教育机构的研究实践内容。文章通过对教研科研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如何有机结合两者的方法,通过教师层面,以及塑造良好科研教研氛围等方面,对一体化的实践探究做了分析。

关键词:教研科研一体化;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079-02

一、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内涵

所谓教研科研一体化,简单地说,就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把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研作为载体,以科研课题为任务,让教研带动科研的发展,让科研促进教研的进步,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综合提高。

二、如何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

1.教师层面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首先,教研可以作为科研的基地,为科研提供充足的原料,因为很多科研的项目都是来自教育实践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发现一些科研的项目。如果离开了教研工作,科研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是无法进行的。相对的,任何实践都必须依托理论的指导,如果失去了理论的指导,就必将出现盲目性以及空洞性,教研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很艰巨的,需要在基层活动中,吸取经验,获得一些感受,然后才能从事科研活动。比如,在讲解课程中,教师就应该学习如何将课上得更加生动、形象,并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相对轻松地实现教科研的一体化。

如果在评课时,教研员和科研员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以科研的高度来寻找教育事业中的不足之处,依托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从根本上去解决当今教育体制中的一些漏洞,积极研究改善的方法,帮助教师分析,并对一些教学技术水平较差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使其综合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2.完善科研、教研制度,形成良好气氛。

首先,实行草根科研,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是当今科研教育中比较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以往有很多教科研员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难度较大的项目上,最后由于难度较大,很难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可以将着力点放在基层,重视一些小的科研项目,从小课题入手,改变过去只重视名气而远离教学实际的做法,重点强化科研和教学的实际结合效果,只要取得了成效,就是好的科研项目。

另外,科研教研制度要有规范化管理,带队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去做项目,要有方案,有目标,有培训,有课例,有总结,要求提交规范的课题研究,不能只申报课题名称。

3.课堂教学开展科研教研一体化活动。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简单的教研科研活动是十分不错的选择,下面结合课堂教学中的两个案例进行具体论述。

案例1: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小学五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故事情节根据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在课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质疑、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可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相讨论,寻找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且说明他为什么选择这句话,让学生从这句话中提炼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此外,也可让学生进行真人演绎,让学生小组合作演示诸葛亮是如何在大雾弥漫的船上借到箭的,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的激情,课堂效果十分明显。

案例2: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文章,因此,让学生生动地朗读文章会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大大提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生动地朗读这篇文章,通过朗读,牢固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然后再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明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句话,还可摘抄下来,每天拿出来朗读一遍,以加深印象。在学习了整篇文章之后,还可要求学生进行仿写,以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科研和教研一体化已成为现代教育体制中不可磨灭的法则,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工作,在教学同时认真搞好科研项目。当前,教师们往往重视教研,而忽视科研,对此,要加强力度,搞好科研。教科研的一体化,能使两者在和谐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只有科研的根基更加深入,教研的空间才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美)戴维・W・约翰逊,罗杰・T・约翰逊著.领导合作型学校[M].唐宗清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丰静.用调研与反思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上一篇:以学定教,还是为教而教 下一篇:长安集团:数据与制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