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进口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时间:2022-02-04 04:04:22

生产进口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生产进口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以通讯、专利许可及其它服务贸易为例

连 瑞

摘 要 本文选取1995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服务、其它商业服务、通讯等生产进口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对如何合理发展我国的生产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产进口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RCA 技术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从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部门。不同于消费性的服务,生产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及知识密集等特点,与其它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服务贸易不断发展,贸易量增长较快。1995年我国服务进口和出口总额分别为252.2亿美元和193.1亿美元,到2009年服务进口和出口额分别增加至1589亿美元和1295亿美元。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进口和出口对服务贸易的增长贡献相当显著。以其它商业服务贸易为例,进口和出口分别由1995年的69.3亿美元和37.4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47亿美元和188亿美元。图1显示我国1995―2009年生产以及其它商业服务进口额。尽管我国生产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专利使用及许可费服务及其它商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依然比较弱,而这势必会影响我国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因此,合理发展生产贸易,对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尤为重要。

二、生产进口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一)变量选取。

本文选用通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它商业服务贸易这三项服务的进口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其与五类制造业部门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并且便于增量分析,本文将这三个变量进行对数化,分别用lgsercomm、lgservroy和lgservoth来表示。

本文根据SITC的标准,将制造业分为化学品及相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主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以及杂项制品等四个部门。并选择化学品及相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以及橡胶制品、纺织品五个部门进行分析。表2显示的是1995年―2009年这五个部门的RCA指标。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分别用RCACHE、RCAMACH、RCARUB、RCAYERN和RCAELSE表示这五个部门的RCA值。

(二)协整检验。

尽管有些经济变量的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们的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序列。本文选用Eviews6软件中的Johansen协整检验,对各相关数据进行多变量的协整检验。将数据分为五组:(1)RCACHE、LGSERVROY、LGSERVOTH、LGSERCOMM;(2)RCAMACH、LGSREVROY、LGSERVOTH、LGSERCOMM;(3)RCARUB、LGSREVROY、LGSERVOTH、LGSERCOMM;(4)RCAELSE、LGSREVROY、LGSERVOTH、LGSERCOMM;(5)RCAYERN、LGSREVROY、LGSERVOTH、LGSERCOMM。分别对各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

由以上协整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前三组变量,均在r=0时拒绝原假设,在r≤1时接受原假设,表明这三组变量都只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进口每增加1%,化学及相关产品制造部门、橡胶制造部门和杂项制品制造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分别提升0.164884%、0.219843%及0.461782%,而机械及运输设备制造部门和纺织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分别降低0.104638%和0.146493%;其它商业服务的进口每增加1%,化学及相关产品制造部门、机械及运输设备制造部门、橡胶和杂项制造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分别提升0.128784%、0.597228%、0.330266%和0.629021%,而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0.368517%;而通讯服务进口只对纺织业有正面促进作用,对其他部门均起到反面作用, 增加1%的进口,分别引起各部门国际竞争力下降0.330663%、0.822381%、0.905471%、0.974054%。

(三)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作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专利使用和特许服务对不同制造业部门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杂项制品部门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橡胶制造业部门和化学制品部门。而它对机械设备制造业部门和纺织品制造部门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为为负。技术溢出效应越强的部门,专利使用和特许服务进口越能提高该部门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我国不同部门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同,国外技术的流入对不同部门的冲击是不一样的。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某些专利使用和许可服务的引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对产品质量和出口量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短期内不利于该部门竞争力的提升。其它商业服务贸易的对象包括咨询、广告、宣传等服务,与制造业部门的关联度最强。这些服务往往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对制造业部门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国内这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该类服务的进口会提升我国相应服务部门的水平,对于制造业部门国际竞争力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部门间影响的差异性,也反映了我国不同制造业部门利用广告、宣传及咨询等服务的差异。通讯服务进口对各部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反向影响,表明我国当前的通讯服务进口抑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由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生产进口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等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并非所有的生产都会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国如何选择合理的生产贸易政策和结构,对生产如何在贸易和自主发展之间取舍,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国应该近一步合理选择对生产贸易的开放度,并优化生产贸易结构。不同的生产进口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同。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等服务进口,都能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现阶段仍应该继续加大这些服务的进口。我国通讯服务业基本由国营企业垄断,运营效率比较低,应该改革目前通讯业发展的相关制度, 适度向市场放开。

(作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级经济学硕士)

参考文献:

[1]汪斌、金星.生产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07年第1期.

[2]田曦.生产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科技和产业.2007年第11期。

[3]冯泰文.生产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上一篇: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动因与定... 下一篇: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的渗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