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历史课堂动起来

时间:2022-02-03 02:10:57

如何让高中历史课堂动起来

【摘 要】“学、议、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这一模式,让高中历史课堂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作为历史教师的我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怎样做到这一点,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动起来;“学、议、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前几天学校在会议室举行高效课堂的颁奖仪式,我坐在下边想了很多。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有一个大模式—“学、议、导、练”,何为“学、议、导、练”?学生自学,学案导学;教师指导,学生课内探究;跟踪训练、课后练习,达成学习目标。针对“学、议、导、练”高效课堂模式的推行,结合历史教学的实际,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一些总结,以下是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思考。

第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应该遵循两点:第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发展?第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学、议、导、练”高效课堂模式下,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历史课一般遵循这样的流程:首先,同组老师分工编制导学案,然后在课前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在这个环节,学生的自主性开始得到发挥,学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在预习案部分有本节课的自主学习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有了这样的准备,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有的放矢。

课堂上才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学、议、导、练”高效课堂模式下,第一是学,课上由教师指出问题,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学基础知识,并找出问题,以备讨论解决。第二是议,我认为议是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的重要体现。小组讨论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

第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议、导、练”高效课堂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才不会使整个课堂偏离方向。例如我在讲《理性之光》时是这么处理的:导入:打出4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来说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然后引出它的成熟阶段,由此导入,在导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教师的引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升华:我在屏幕上打出下面一段话:2006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转型期的中国应该吸收一些法国信念--“有一些法国的信念能够帮助中国继续思考,而这些信念,就是法国启蒙时期的理想和法兰西信念,它们将为中国走向民主和人权带来启迪”。然后我问“欧洲的启蒙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积极意义?”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我在一边当听众,学生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从而让整堂课达到高潮,学生的情感由此升华。

第三,让激情点燃课堂。高中历史课内容多,时间紧,有时候还要赶进度,因此就会就重点去讲解,所以就会显得枯燥。因此适时点燃情感,不断营造良好氛围引起学生共鸣,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让课堂生动起来。如我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这节课时,上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歌,把他们带入改革开放的那种情境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由此导入,让学生思考:引领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是什么?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就会洋溢着激情。

第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拓展课程资源,推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例如我在讲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时,由于理学的概念比较难懂,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这一课时我使用了学生较容易理解的图片和故事以及理学家的一些实例。在导入环节我使用了泰山的红门宫这一景观来讲解三教合一这个理学兴起的背景,从而让学生理解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已经有所发展,同时在讲授心学时用屏幕打出下面的一段话: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从而让学生明白心学家的主张,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最后在结束语时展示出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理学在今天的价值,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第五,当堂检测,跟踪训练,注重实效。再有生命力的课堂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高效课堂模式最后还有“练”这个环节,在学案中要设计上练习题,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后还要有跟踪训练,把课堂学习成果落到实处。

历史不仅代表的是过去,它是人们心中活着的记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历史课堂动起来,让历史课充满魅力,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作者简介:

孙法莉(1976~),女,山东昌乐人,山东省昌乐县第一中学历史组中学二级教师。

上一篇:语文课堂应“粉笔”与“鼠标”共舞 下一篇: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历史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