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和七个山里孩子的梦

时间:2022-02-03 12:03:59

35岁的巴达是一位退役的蒙古族自行车赛车手,作为一个从大山中“骑”出来的职业赛车手,巴达对山里的孩子有着更深的理解和特殊的感情。巴达的心里有一个愿望:应该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偏僻贫穷的山区走出来,并且走得更远更好。

2005年8月,巴达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十分吃惊的决定,他亲自从偏远山区的贫困农牧民家庭里选拔出了七个孩子,自费组建了新疆第一支业余自行车队,而巴达每月的薪水只有800元。

为了训练和参加比赛,巴达和七个孩子组成的业余自行车队在短短三个月里,不仅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几个民族的孩子走出大山拼搏奋进的故事,正昭示着新疆体育充满希望的明天。

用双腿跑出大山的汉子

今年35岁的巴达已经度过了职业运动员的黄金阶段,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于自行车运动执着的追求。

巴达的家在博州温泉县的山区,那里的人们过着半牧半耕的生活,贫穷和闭塞让巴达很小就懂得了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开创新天地。巴达说,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和未来:“那时我常常想,要想到外面,对于我来说,只有两条路,一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个城里的工作;另外一条就是发展自己的特长,而我的特长就是体育。”

幼年的巴达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就开始自觉地锻炼,他很快成为学校里的体育特长生,特别是跑步项目,他从学校跑到了县上,从县上跑到了州上,又从州上跑进了自治区,并最终从一个贫困山区的穷孩子变成了一个城里人。退役后的巴达在新疆马术队做后勤工作,2003年又调去体委射箭队做保安,月薪800元,比起山里他对这一切很满足。

巴达说,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全都是靠自己的两条腿“跑”出来的,他相信,对于像他一样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一条可行的路。

让娃娃“骑”出大山

退役以后,巴达常常后悔没有把自己的体育特长发挥得更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成为国家队队员的梦想。

巴达有一次回了一趟温泉办事,在他去当地体委看望老友时,朋友告诉他:“我们这里有一些很好的苗子,可惜家庭条件不好,我们这里的整体条件也不好,可能会耽误他们,你要是愿意,就把他们带出去吧。”一句请求让也曾是山里孩子的巴达心里掀起了一个不断翻腾的波浪。

八月中旬,他回到温泉县,亲自去朋友介绍的那些孩子的家里一一家访。经过训练和考核,巴达在朋友介绍的八个孩子中选出了六个,把他们带到了乌鲁木齐,另外他还选了一个来自巴州和硕县的孩子。

然后,巴达做出了一个远远超出他承受能力的决定:个人自费组建一支自行车赛车队。

以赛养队的自行车队

巴达在乌鲁木齐租了一套房子给孩子们住,让妻子专门负责为孩子们做饭。他们的训练场地就是租住房旁边的一片土场子。

体育项目的训练需要的经费很多,对于巴达来说,这是最大的困难。为了找训练用的自行车和必备的训练器材,巴达只好学着电视里的样子硬着头皮去拉赞助。在此期间,巴达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难堪:许多人把他当成骗子,但是也有少数人愿意帮助他们,就这样,他们的自行车队还是开始正式训练了。一周六天训练,一天休整,只要天气好,他们就会骑车去南山或者天池,天气不好他们就跑步,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训练,他们能坚持下来也已经很困难,因为没有经费,孩子们吃饱肚子训练已经很满足了。

从组队开始,他们就热衷于参加各种比赛,因为他们只能依靠这种方式去获得训练用的自行车。

站着出征奥委会主席杯

2005年11月,巴达得知,第十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大赛新疆赛区选拔赛开始了,他带着他的七个孩子参加了选拔,并且成为新疆赛区的冠军,获得了参加总决赛的资格。总决赛要在四川攀枝花举行,对于巴达他们来说,要想参赛就意味着所有的费用都得自己承担。为了筹集费用,巴达找到很多单位很多人,终于说服了一家体育用品公司赞助他们。决赛时间是2005年12月16日,可是就在临出发前,这家公司的财务出了点问题,没法出钱赞助他们参赛了。

倔强的巴达认为,这次比赛对他们很重要,他们一定要参加。一天晚上训练完后,巴达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虽然我们没有钱,可是我们一定得参加这次比赛,我们自费去好不好?你们能出多少出多少,剩下的都由我来想办法,只要能凑够到攀枝花的钱就行。”七个孩子都和他想的一样,12月12日晚上11时45分,他们拿着站台票、带着被褥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

新疆娃娃感动四川110

出发前,巴达让妻子烤了些馕饼,买了些方便面带着,他嘱咐孩子们:“你们上车后再补票,没有座位就站到终点,实在累了就铺好被褥躺在座位底下休息。”

经过了53个小时的颠簸,15日凌晨5点,八个人终于到达了成都,两名女队员的腿肿的连弯都打不了了。从成都到攀枝花还得坐13个小时的车,他们的馕饼和方便面在下车时就已经吃完了。他们买好火车票,当天中午1点就又上路了。

12月16日凌晨2点,他们又站到了攀枝花。下车后,他们八个人翻遍了全身,才凑出了5块7毛钱,而且,从前一天他们就没有吃过饭了。火车站离大赛组委会还有20多公里,这点钱怎么去。

眼看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情急之下,巴达想出了一个主意:求助于当地110。

在打给110的电话里,一向坚强的巴达也忍不住鼻子发酸:“警察同志,我们是从新疆来参加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我们是站着从新疆来到这里的,因为没有钱,一路上,我们真的是什么苦都吃了,现在终于到了火车站,可是我们已经没有钱坐车去组委会了,而且我们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今天上午比赛,你们能不能帮帮我们?这次比赛对我们很重要!”

警察被他们的事情感动了。十五分钟后,110带着一辆大轿车赶到了火车站,然后将这些风尘仆仆的新疆人带到了组委会。

此时,已经是16日凌晨4点了,组委会的所有人都在休息,见到这些满身疲惫的新疆选手,组委会的人简直不敢相信:“我们以为你们不会来了呢。”

比赛前只睡了两个小时

作为最后一支到达的参赛队伍,巴达他们受到了组委会的热情欢迎。所有人都起床了,为他们安排房间,为他们安排洗漱,并且告诉他们:“你们抓紧时间睡两个小时,六点钟开早饭,我们会来叫醒你们,放心睡吧。”

又饿又累的八个人,倒头就睡。

六点,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叫醒他们,六点十分,在火车上站了四天四夜,饿了一天的他们吃上了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早饭。

七点,组委会带着106个城市的近160支参赛队前往比赛场地。这时,组委会负责报名的人对巴达说,每支参赛队伍需要交纳500元报名费,巴达带了两支队,需要交1000元。

为了来参赛,巴达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他的银行卡上已经没有钱了,而且来场地前,他把卡放在驻地的房间里了。见此情景,组委会有人说,要不等到上午的比赛完了再交,可是裁判长说,一定得先交,不然不能参赛。

巴达赶紧给妻子打电话,要她无论如何立刻弄1000块钱打到卡里。此时,攀枝花已经全城交通管制,为比赛清路,而这时已经是上午9时10分了,再过50分钟,比赛就要正式开始了。

没有选择余地了!巴达只得跑回五公里外的驻地拿卡,又去取了钱跑回赛场。办完手续,已经是9时45分,巴达带着队员匆匆熟悉了一下赛车,还没来得及熟悉比赛的路径就开赛了。巴达对孩子们说:“现在我们的身体状态不如别人,就只能靠意志品质了。我们经历了这么困苦的路程,能参赛很不容易,我们不能白来。”

卖掉罗格签名的奖品回家

这次比赛,虽然是一次群众性的赛事,但是许多城市的参赛者都是前国家队成员,还有一些是现国家队成员的弟子,对新疆的这八名还没有比赛就已经累得腿发软的队员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挑战。

虽然没有休息好,也没有吃好,体力不支使他们的成绩大打折扣,但是,他们还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取得了七个奖杯的好成绩。其中,哈萨克族队员巴扎尔扎依的成绩最好,取得了个人第三,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为他颁发了奖杯。

当天结束了所有比赛后,巴达他们清点“战利品”:七辆自行车和巴扎尔扎依获得的1200元奖金。八个人在短暂喜悦后,不得不卖掉自行车筹集回家的路费。七辆有罗格亲笔签名的奖品自行车卖给了当地的车迷,一共卖得2100元,还是不够,巴扎尔扎依拿出本打算给妈妈的奖金交给巴达,巴达收下了500元,刚刚凑够车票钱。

12月20日中午1点,在巴达的带领下,他们返回了乌鲁木齐。巴达的妻子连续做了好几锅拉条子,被他们吃了个精光。

队员:我们把前途交给巴达

巴达的七名队员中,有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他们都家境贫寒,他们中最大的不过19岁,其他队员大部分都是16、17岁,2006年,他们中的5个孩子还要参加高考。

他们都相信巴达教练,“教练说,我们的体质很好,如果有机会进专业队,就有可能进国家队,进了国家队,我们就出息了。”

巴扎尔扎依说:“我们都是穷孩子,巴达教练把我们从山里带出来,我们见识了很多。我们愿意把我们的未来交给他,我们相信他说的话,只要能吃苦就一定行。”

上一篇:粗心父亲寻女记 下一篇:反霸,还是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