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体育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时间:2022-02-02 07:16:05

践行体育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体育新课标准》中指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了现代体育工作者的职责、任务。那么如何积极地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有效地指导体育课堂教学呢?

一、设计开放问题,创设创新教育情景

创新意识不是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经常训练而形成的。体育在教学内容上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创新教育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1)以趣设疑,诱发学生乐于创新。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小故事、谜语、笑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投掷垒球这节课上,一上课就老师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讲一个 ‘小白兔学本领’的故事给你们听,愿不愿意听啊,”学生都说“愿意”,首先让学生产生好奇,接着讲小白兔为什么没有学好本领,以至被大灰狼吃掉了,让学生感到很遗憾,最后老师突然说到:“现在这只大灰狼来到我们这儿,我们要不要把这只大灰狼打死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要”,“要不要学本领啊,”“要”,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毫无疑问一个小小的故事就已完全将他们创新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

(2)提倡“求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提倡“求异”思维,教师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观念,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的思维圈子,在体育的天地里展开联想的翅膀。例如在教学“通过的封锁线”游戏时,我先将封锁线的障碍物一一列举,如钻过山洞、跃过小河、爬过电网、绕过地雷,并告诉学生如何通过这些障碍。让学生分组练习一遍后,教师可问:“下面你们自己想一想通过这几个障碍物还有别的方法吗?”,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说:“游过小河”、“把电网剪一个洞钻过去”、“排掉地雷”等等,这种让学生先练习后有意识的鼓励了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二、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采用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不少的教师不敢放手,引得多,导得细,整个课堂都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方式,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你有一个主意,我有一个主意,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主意。” 体育课堂把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个体差异,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产生各式各样的、甚至出现出乎人意料之外的结果。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给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在互动、互助、讨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产生创造的火花。例如,在做准备活动时让学生围绕排球场线上慢跑,跑完后,教师对学生说:“刚才,老师带着大家慢跑,你们有没有发觉慢跑的时候重复了几条线啊!”学生仔细一想回答说:“重复了五条线”,“好,现在老师出一道题给你们做一做,”于是老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走这块排球场地的边线、底线和中线至少要重复几次。于是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有的小组学生在线上自己走一走;有的小组学生用手指在地上画一画;还有的学生在那儿想。最后有三个小组得出结论是至少重复一条线,而另外一个小组说至少重复二条线,这时老师让每组由一个人带领将刚才小组想的方法围绕场地走一遍,最后得出结论是一条线。这就是最典型的合作探究的结果,通过集体的智慧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三、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如何将其引入课堂,更好地服务课堂,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感知客观事物,提高创新能力呢?动画片、电子游戏、影视节目、广告片、互联网等,这些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会对学生造成巨大影响,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因为学生受这些技术的影响较大,使他们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学生观察等教学方式,缺乏活力和时代气息,已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而多媒体的动感音乐、五彩缤纷的图像、各种操作软件、丰富的互联网内容等,使课堂教学显得既生动活泼又增强了趣味性,它的信息容量大,操作性强,更易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提高创新的欲望。多媒体教学符合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虽小,但多媒体技术却能打破时空、地域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漫步于世界体育的长廊,更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审美意识,充分感受现代高科技的魅力。例如在教学舞蹈《春天在哪里》时,教材主要是通过舞蹈来表现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喜悦的心情。为营造气氛,教学时我播放一段网上下载的录像《美丽的大自然》盛开的鲜花、嫩绿的小草,雄伟的山川,奔流的河水,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美丽怡人的境界。此时教师问学生:“你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心情高兴吗?愿不愿意学段舞蹈来表达你的心情呢?”同学们都说:“愿意”,于是教师开始讲解《美丽的大自然》舞蹈的基本舞步的动作,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动作学习。最后我还运用这段音乐让学生自己创编舞蹈,自己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继续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地探索、追求创新教育新路,自觉从整个教育目标出发,审视和设计自己每一次课堂教学行为,真正挖掘所有学生的创造力。

上一篇:舞蹈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思考 下一篇: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