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口语交际教学引的思考

时间:2022-02-02 12:04:19

由一次口语交际教学引的思考

听了六年级的一节口语交际课,主题为《我是幸福的孩子》,席间几个学生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A:“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那次获得演讲比赛一等奖时。站在舞台上,我自豪,我为爱我的人争了光!那一瞬间,我懂得了勇者无惧,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脑袋!”(毫无疑问,这是个多才多艺的孩子,肯定深得老师喜爱!)

学生B:“我家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疼爱着我,呵护着我,我仿佛就是他们手心里的宝――每一天我都生活得快乐与幸福!”(那么多亲人宠爱着这一个宝贝,怎能不幸福呢?)

学生C:“父母打工,我与年迈的爷爷相伴。昨天晚上,我给他洗脚,第一次发现爷爷的脚竟然是这样子的:粗黑的皮肤、暴露的青筋、僵硬的脚板……可就是这双脚呀,几年间风里来、雨里去地接送我上学、放学……”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这样的孩子懂得感恩呀!)

我倾听着,观察着,希望发现更多的惊喜。不经意间,一个神情落寞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几次举手,可又不自觉地放下来,似乎兴奋的课堂没有他的位置。我莫名地着急起来,冲他微笑,不停地暗示他不要气馁。终于,他站了起来,断断续续地说:“我成绩差,说话慢,在家老挨爸爸妈妈打,同学们……也不愿和我多交往。可是,今天,我……我想告诉大家我的幸福。前天背课文,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背会两段,老师夸我进步很大。还有,昨天的数学作业我做对了三道题,得了两颗星……其实,我知道自己成绩差,老是拖大家的后腿,我很难过,请你们原谅我!但是,每天都和你们在一起,我真的……真的很幸福!”显然这是一个平时不引人注意的学生,也许他的话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片刻的沉寂之后,大家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这节课成功的背后隐藏的缺憾常让我心沉重,也时常使自己陷入对语文教学的追问之中:我们对课堂提出了诸多标准要求,尤其是爱生之举是为师之本,可是,每位语文教师真的做到挚爱每个孩子了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受教育的机会真的平等吗?

一.语文教师必须真诚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中,由于无意或有意的“忽视”,一部分学生长期处于被排斥状态,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这些并不是教育的本意啊!我们知道,爱是教育的源动力,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是无论如何也走不进学生心里去,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引路人的。

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注定了红花配绿叶式的教学现象的存在,活跃在课堂上的只是少数的几个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绿叶,成为灯光下的暗角。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要想得到老师的注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也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情感的缺失、心理的异化、成绩的差异、沟通的障碍等都需要教师去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不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是奢谈教学艺术的。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如果语文教师真的学会“全纳”身边的每个学生,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再有意无意地“忽视”,用真情真爱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造一种没有排斥和歧视,有教无类的课堂情境,以爱的光芒,烛照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那将是一个多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呀!

二.语文教学必须做到知性与情感的融合

在当前生存竞争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人心浮躁,节奏加快,教育这一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光辉事业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外衣,丧失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学生们普遍存在厌学、焦虑、对立、敏感、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在中小学中屡见不鲜,这也成了现在的教育之痛。从宏大的生命视角来看当前教育教学,大家不难发现,诸多教育问题都是在学生情感缺失,智慧偏移和精神文化荒原背景下发生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应该回归于“人”,只有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存在,让教育建立在人的生命之舟的根基上,才能诞生真正的教育。

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良知和义务,生命的教育应该成为教育之旨,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所在。愿每一位投身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探索教育真谛的行程中,在精彩纷呈的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能让语文教育根植于生命之中,去探索生命之知,融化生命之情,挖掘生命之意,成就生命之行,以生命的名义去设计教学过程,探索课堂文化,做到知性与情感的融合,意志和行动的统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焕发出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求知激情,激发“教”与“学”的原动力,凸现教学的生命性、生长性、生成性。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着力点所在。

韩学红,教师,现居江苏宿迁。

上一篇: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几副笔墨 下一篇:浅谈对行为偏差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