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治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时间:2022-01-31 05:39:55

狂犬病防治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摘要: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病、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缺乏有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病死率接近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中仅45个无狂犬病报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5亿居民正在受到狂犬病的威胁。按照省狂防办《2010年狂犬病防制工作意见》的要求,着力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科学防制、社会监督"狂犬病防治工作机制,着力落实"管、免、灭、测、宣"综合防制措施,着力健全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的长效工作制度,狂犬病疫情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我国的狂犬病防治工作还存在认识不足,犬只管理不严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着重针对我国狂犬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有所启迪。

关键词:狂犬病;急性传染病;问题;建议

1狂犬病疫情概况

50年代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人数达7000多例,1956年出现第一个流行高峰;60年代处于相对低发状态,年报告发病死亡人数在100~1000范围波动;70年代狂犬病疫情开始上升,年报告发病死亡人数在1000~3000范围波动;80年代狂犬病疫情处于持续高发状态,年报告发病死亡人数在4000~7000范围波动,是我国狂犬病流行最为严重的时期;1990年代,全国狂犬病年报告发病数开始下降,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人数8000多例。

2狂犬病防治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犬类狂犬病带毒率高,对人群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我国部分狂犬病流行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犬的狂犬病病毒携带率在10%以上,在某些狂犬病流行严重地区,犬的带毒率更高,如山东某地调查发现,犬的健康带毒阳性率在15%以上,凡是犬间狂犬病病毒携带率高的地方,狂犬病疫情较严重[1]。

近年来,随着犬只数量的不断增加,其管理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城乡养犬数目的不断增加,使得犬伤人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人暴露于狂犬病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过去当地养犬主要为了护家,现在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够作为一种宠物和用于食肉成为了一种开发,使得人们对于狗的饲养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且农村大都为放养,被咬伤的人数增加。我国犬饲养数量大,增加了管理难度。按规定,城市犬审批注册管理由公安部门负责,畜牧兽医部门负责城市犬和农村犬的狂犬病免疫。由于农村犬没有明确管理部门,加之城市和农村还有大量未注册犬和流浪犬,犬管理难度很大。

由于犬的数目较多,人们对于它的疫苗接种率也相对较多,这会造成疫苗很难成为人们的保护屏障国际流行病学公认,只有犬的免疫接种率达到70%以上,才能对人群形成免疫保护屏障。我国人口较多,其狂犬病疫苗免疫率也相对比较低,犬伤人等事件也时常发生,从而造成部分省人间狂犬病发病持续升高,对当地人群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暴露后处理不规范,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使用率低:一旦被犬只咬伤,应立即进行伤口规范性清理,再接种抗血清和狂犬疫苗,是防止狂犬病发病的重要与有效措施,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贵州、广西、湖南、安徽、山东五省份的调查分析,有38~65%的病例暴露后未进行任何伤口处理,仅有16~35%的病例接种了狂犬疫苗,只有1.2~16.6%的病例注射了抗血清。健康教育与知识普及率低、疫苗接种负担重:①很多群众对狂犬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狂犬病的预防知识了解甚少;②部分群众有侥幸心理,误认为不是被狂犬病的犬咬伤的,没有必要采取措施;③考虑费用问题,狂犬疫苗相对较贵,对农民和贫困人群是一项不小的开支;④受到医疗条件的限制,有些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狂犬疫苗和抗血清可及性差[2]。

疫苗全过程监督管理与免疫效果评价需进一步规范:国家对疫苗的生产、运输、保藏、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违规操作,储藏条件不符合要求,管理不严,甚至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狂犬疫苗也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疫苗市场秩序,带来严重后果。苏州市1989年~1996年对83例狂犬病调查中,发现30.12%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仍发生狂犬病;湖南省371例狂犬患者中2%的病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但未获保护。

3对策

3.1广泛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 美国、泰国等已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国家都通过不断宣传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公众认知、了解和参与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我国狂犬病主要发生在农村,疾控中心应该以农村为主,对狂犬病的危害、预防等知识加大宣传力度,常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如果人们从主观上认识到狂犬病的危害性,则能够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3.2建立完善的防控监测系统 开展狂犬病疫情主动检测,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和免疫覆盖情况,以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积极推进规范化犬伤门诊建设,确保犬伤暴露规范处置。加强动物检疫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管理,实施同步检疫,检疫率要达到100%。产地检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到村、到点、到户"的规定,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督。严厉查处和打击严重违法违规的检疫人员。有序开展检疫监督工作,有效防止染疫动物进入流通领域,避免疫情扩散和威胁人民健康。犬类饲养场及销售市场定为重点卫生规范化管理场所,进行防疫卫生规范化管理。加强进出口检验检疫,采取以检疫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防止国外疫病传入。国内异地引进动物时,应从非疫区引进,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从国外引进动物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检疫[3]。

3.3将狂犬病防控纳入法制化管理 目前,国际上已成功控制或消灭了狂犬病的国家与地区,均制定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防治规划,明确部门责任,确立防止目标。要加强狂犬病防治,加强立法,设立专门的狂犬病防制机构是十分必要的。狂犬病是一种不可治疗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对人和动物的致死率远远高于禽流感和非典,而由狂犬病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狂犬病的危害不容忽视。防制狂犬病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和部门应高度重视狂犬病的防制工作,逐步把狂犬病防制纳入法制轨道,使防制工作实施的每一项环节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目前,我国狂犬病的防治由卫生、畜牧、公安、工商、城管、药监、教育、广电、林业等多部门配合。

4结论

狂犬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扎实有效地抓好综合防制措施的落实,坚决遏制狂犬病疫情上升,切实降低狂犬病发病率。解决狂犬病问题既要靠人用疫苗,更要靠兽用疫苗,既要靠卫生部,更要靠农业部。相信通过市民的群防群治,部门的通力合作,经过一定的时间,狂犬病防治工作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健.狂犬病疫苗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31(9):545-547.

[2]罗明,张茂林.我国狂犬病流行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共患病杂志,2011,21(2):188-190.

[3]胡家瑜,施燕,沈蕊华.上海市2001-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2,18(5):213-215.

上一篇: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并发症与GCS、预后的关系探... 下一篇:小议《伤寒论》在发汗护理中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