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探讨

时间:2022-01-31 05:53:40

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额叶脑挫裂伤患者2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结果:在27例患者中有6例死亡,有3例患者放弃治疗,19例为生存,生存患者中有15例恢复良好,有3例为中度残疾,有1例为植物生存。结论:针对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时把握手术时机,进行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致残和致死率降低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特点;手术治疗

额叶脑挫裂伤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原发性机械损伤及继发性损伤,其中继发性损伤是由于众多放大型迟发性神经坏死导致的。[1]额叶脑挫裂伤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然而手术治疗的时机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为探究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7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额叶脑挫裂伤患者27例,其中有20例男性患者和7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均在2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5±2.61)岁。其中有16例为高处坠落致伤,有3例摔倒所致伤,有7例为交通事故所伤,剩下1例受伤原因不明。有13例为受伤3h之内入院,有9例患者为伤后3-5h入院,5例患者受伤超过5h后入院。

其临床表现为应用GCS进行评分,有10例评分<8分,表现为神志昏迷,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有10例评分在8-12分之间,表现为头痛、呕吐及烦躁;有7例评分>13分,其表现为烦躁和头痛等。有11例患者有合并伤,其部位为胸部、腹部和肢体等。

患者入院时应用CT对患者头颅进行扫描,其影像学表现为额叶脑内有小血肿,其大小不一,蛛网膜下腔呈现出血现象,有13例患者为单侧,14例患者为双侧,有18例合并硬膜外血肿,有9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脑挫裂伤。有12例患者采取立即手术。其他17例患者进行CT跟踪复查,其影像学表现为:血肿有增大的趋势,有明显的脑水肿,并也呈现增长的趋势。侧脑室前角有明显的受压,单侧脑挫裂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中线移位,硬膜下血肿没有较大的变化,轻度增大患者7例。

1.2 方法

有12例患者直接进行开颅手术,1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支持疗法,给予脱水剂和止血剂等,将开颅准备做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用CT进行检查,一旦颅内压呈现增高趋势时,要进行开颅减压,在15例患者中,有4例在24h之内进行开颅,有4例在72h进行开颅,有7例在超过72h后开颅。其手术方法如下:采用单侧额颞骨瓣开颅者13例,采用双额骨瓣开颅者14例,即在头皮作大冠状切口。在手术中将坏死脑组织和血肿清除,进行颅内减压,其中去骨瓣减压者22例,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者5例。手术之后给予患者抗生素、脱水、止血治疗,行气管切开术者5例。

2 结果

在27例患者中有6例死亡,有3例患者放弃治疗,19例为生存,生存患者中有15例恢复良好,有3例为中度残疾,有1例为植物生存。

3 讨论

3.1 额叶脑挫裂伤发病机制

额叶脑挫裂伤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枕部受伤导致额叶对冲性损伤,枕部受到暴力作用,颅骨和脑组织进行相对运动,撞击了额叶,导致脑组织挫裂伤。血管受到损伤而出血,组织被破坏,早期点状血肿形成,进而导致脑组织水肿,造成各种病理变化[2]。

3.2 临床特点

患者在受伤的早期,一般都会保持意识清晰,或者有较轻的意识障碍,因此,早期无法将其病情完全反映出来。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和脑皮层有较轻的损伤,且血肿较小造成的[3]。若病情发展,有脑中心疝出现时,才会有意识障碍。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快速,且恶化有突然性,一旦脑水肿加重,提升了局部压力,压迫脑干和下丘脑,意识也会由清晰转为模糊,直到丧失,使其瞳孔散大,无法反射光,造成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另外,额叶脑挫裂伤由于脑水肿有较大的持续时间,因此有较大的危险性。患者在入院时采用保守治疗,但由于病情加重转为手术治疗。

3.3 临床治疗

在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最为常见。在手术中将坏死脑组织和血肿清除,并进行去骨瓣减压。在临床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要适当将手术指证放宽,不要等待出现脑疝征象再手术[4]。经CT检查呈现出额叶对冲伤,且呼吸呈现不正常的状态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手术指证有病情由轻加重或出现反复;单侧脑挫裂伤血肿超过30ml;血肿在30ml之内,然而组织水肿多,环池结构和侧脑室额角受压均消失;鞍上池及环池闭塞;脑挫裂伤四周水肿直径超过75cm[5]。有以上指证的患者均要采用手术治疗。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血肿大小及意识状态,并依据影像学检查来决定是否采用手术治疗。然而患者家属对手术的接受程度也是治疗的关键,使其错过手术时机,因此,医生要提升其决断性,把握其手术时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院27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在临床上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要将手术指证适当放宽,有效地把握好手术时机,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要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辉.手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43-43,45.

[2] 周建梁,谢培,庄伟等.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0):449-449,450.

[3] 苑来生.额叶挫裂伤60例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1):1337-1338.

[4] 顾庆丰,朱为民,虞聪等.双侧额叶挫裂伤32例的救治体会[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247-248.

[5] 蒋昌政,许令明.早期手术干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诊治体会[J].安徽医药,2012,16(11):1644-1645.

上一篇:老年患者良性胆囊疾病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下一篇:采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