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别陈大羽大公鸡真伪

时间:2022-01-31 02:35:39

“正证法”与“反证法”

针对当今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当代书画赝品这一现状,将当代名家书画的真伪之辨,简要和通俗地分为“正证法”及“反证法”两种。即根据初步印象如为“真迹”,就进一步采用“正证法”去论证;如初步印象为“假冒”。就采用“反证法”去识伪。以求在画作中找出鉴真辨假的确凿依据。

所谓“正证法”,即是以识真为重点,主要着眼于对书画家真实艺术风格的认识和比较研究,看画时需将着眼点主要放在识出作品中足以能显示书画名家个人独特艺术风貌的“出彩”之处,而此处恰恰又是作伪者由于心术不正和功力欠佳所不可能达到的艺术境地,并由此来确认其真迹无疑。

而“反证法”,即是以辨伪为重点。主要通过鉴定者平日里对作伪手段、方法的认识和比较研究,在看画时需将着眼点主要放在作伪者作伪手段和时代特征方面等诸多因素,仔细审视画中的风格面貌、所用纸质、印章、印泥、款识和用笔用墨等特点。并发现其隐现出来的“蛛丝马迹”,从而辨别出画中作伪的破绽,最终判其为伪品。

陈大羽“大公鸡”鉴定实例

例如,当一幅图中画有大公鸡,且题款署名为以擅绘大公鸡而驰誉海内外的“陈大羽”的画作展现在眼前时,鉴定者首先就会从画中呈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对图上的大公鸡是否具备着大羽先生笔下大公鸡特有的精、气、神,使人见后不禁会产生精神为之振奋的情感这一要素中,得出此画或是为真,还是为假的“第一印象”。

如果“第一印象”为真,那么就可以进一步采用“正证法”,即仔细审视画中的艺术风格面貌是否符合大羽先生笔下大公鸡特有的不同时代的个性特征,如上世纪70年代他画鸡的特点为章法严谨,笔力稳健,色彩浓烈,大公鸡的造型比较准确和规范;而80年代的特点为笔墨酣畅毫放,气势雄强,赋色灼烈,大公鸡的造型有所夸张;但到90年代后,他画的公鸡用笔老辣,用墨苍浑,大公鸡的造型更加夸张甚至变形,不苛求于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达到了超凡脱俗的至高境界。

同时,鉴赏者还需要进一步品味画中的大公鸡是否具备了大羽先生笔下共同的“雄强气势”和“情趣生动”之特性,即此雄鸡是否具有勃发的活力,是否具有拟人化的奋进精神,这可以通过大羽先生仅在大公鸡的眼睛处,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力,采用破笔之方法,力透纸背的“一笔点睛”,即能使得大公鸡目光锐利,炯炯有神而细察得到。

此外,可以通过观察画中大公鸡的尾部,是否符合陈大羽先生惯常的表现手法――用经过艺术夸张后较正常状况增长了2、3倍的长尾巴,来增强大公鸡的雄强气势,以及通过大羽先生往往将大公鸡的尾毛从十几根精炼成三五根,但却又能完美地表现出交叉和错落有致的节律及韵味之姿,进而体现出雄鸡的生动之情趣来验证。

当然,鉴赏者更应当对画上的款识书法和印章加以评判。由于陈大羽为书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高足,因此其在书法和制印方面的修养、学识和功力也与绘画一样非同凡响,画上题款之书法是否力透纸背且富有金石味?其画中所钤之印,是否是具备齐门师徒承传有绪的“单刀冲刻”特征的自制印?可以说,这些鉴定的辅助依据对其画作最后的“断真”,也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反之,如果鉴赏者“第一印象”为假,那么就应当进一步采用“反证法”,仔细审视画中的艺术风格面貌有哪些是不符合大羽先生笔下大公鸡特有的不同时代的个性特征的,如果发现其时代特征错位,那么就可以较容易地辨别出作伪者或东拼西凑,或出于臆想生造而露出的马脚。

如果发现其属于刻意摹仿,而绝无大羽先生笔下大公鸡特有精、气、神,那么对这类表面的模仿,进一步再细究也可以较容易发现其不但是仅得皮毛,毫无大羽先生笔下大公鸡“气韵生动”的极富情趣之感,而且还可以发现画中或笔力薄弱,或墨色浮浅,或赋色淡俗,或书法结体嫩稚及无金石味,印章也会有“制版印”痕迹,这时就完全能够有把握判其为赝品了。

此外也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最初的“第一印象”为真,但经应用“正证法”仔细审视画面后,却并未在图中辨认出足以能够显示书画名家个人独特艺术风貌的“出彩”之处,即缺乏相应的“真凭实据”,那么就有必要再用“反证法”去进行最后的判别。而反之亦然了。

鉴定能力的培养

然而,在具体鉴定书画的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不少人经常会有“吃不准”和“没把握”的感觉,并随之会产生与该书画创作者创作相关的种种疑问,这时你应当查阅与创作者艺术经历有关的资料,并仔细审读创作者公开发表的书画作品册,留意归纳和总结他于各个艺术创作期不同的艺术风格面貌、笔墨特征和题款钤印特点,再去与待鉴定之画作――对比,求寻答案。如果经过自己的这般努力后,仍然得不出有把握的结论,那你就很有必要去向擅长鉴定此位创作者作品的专家当面求教了。往往专家一番话,使你胜读十本书。

书画鉴赏之功,非轻易即可修炼而成,它是一门终身致学的课业。平日里,每当面对一幅书画实迹(可以利用观看书画拍卖会的预展),都要有意识地强迫自己按照上面介绍的鉴定当代书画作品真伪的具体步骤入手,采用“正证法”和“反证法”去仔细审视,还要不厌其烦地查阅有关资料,更要虚心地向行家请教书本上没有、但实战中又十分重要的鉴定知识,并做好笔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

上一篇:为中国传统家具修史 下一篇:张大千假画拍卖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