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空更有效

时间:2022-01-31 12:10:45

摘 要:书空是写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一直得不到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运用。本文从书空的现状思考入手,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创新,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关键词:书空;写字教学;正确地位;创新运用

一、现状与思考

书空,顾名思义,就是在空中书写。书空时,手指在空中比划生字,口中念着字的笔画顺序,指起声出,声指合一,达到对生字的认识、熟悉,进而记忆于脑中。它是小学阶段的一种识字、写字教学方法。但是纵观目前的写字教学,笔者却遗憾地发现,书空这一极好的写字教学方法,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识上的普遍不足以及操作上的单一失当,没有发挥出它本该有的作用,令人叹息。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认识不足,停留表面

在笔者还是学生的时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更多时候都会因为大纲对第一学段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这一要求,为笔顺而笔顺,为考试而考试,于是书空更多时候是规范笔顺的常用手法。时至今日,书空随着作业、考试中书写笔顺这种练习题的消失而地位缺失,在课堂内外显得无足轻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打印机深入普及,原先手写体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印体分了半边天,甚至在小学阶段,手写的作业正逐渐被电脑网络作业代替,且有愈演愈烈之态,写好字这一要求也逐渐被淡化,书空也随之成为昨日黄花,地位一落千丈。

(二)机械操作,缺少趣味

很多学生在书空时,来回往复、形式单一,久而久之,只觉枯燥乏味,面对生字表时就成了有口无心的小和尚,书空成为了痛苦的负担。

二、探索与实践

那么,书空这一长久以来近在咫尺(操作简单)又远在云端(认识不足)的写字教学方法,还有多少层未被揭开的神秘面纱,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利用呢?

(一)正确认知,把握书空内涵

1.正确认识书空的特点

(1)节约经济成本。练字需要材料,古人写毛笔字时,“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缺一不可。即使到了现在,写字材料已经减省,但无论如何也少不了纸和笔。而书空是以指,以空间代替纸张,以大脑中虚拟的想象代替写字的场景,没有墨水倒地的担忧,没有纸张写完的顾忌,没有写错字的焦虑,没有经济成本的耗费,非常环保。

(2)不受时空限制。传统的练字,常受时间限制,少则十分钟、半小时,多则一天,都得正襟危坐,从头至尾。而书空相对自由,等车间隙、吃饭空档、睡觉之前……哪怕只有半分钟,都能见缝插针,把时间化零为整。传统的练字,还受空间限制,得依托固定的空间,小到一块写字板、一张书桌,大到一个书房、一间教室。而书空时空间相对宽泛,走廊间、操场上、马路上、商场里……甚至躺在床上,只要在能想得到的地方,都可以进行。

(3)操作形式多样。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是书空最普遍的形式。其实在实际运用中,书空有很多种形式,也延续了书空的精髓。除了手指书空,还有执笔书空、执棒书空等;除了对空书空(想象书空),还有对字书空(手指在范字上比划,类似于描红);从空间层面来说,还有平面书空(垂直桌面)、垂直书空(垂直黑板);当学生想象力不够时,还可依托米字格、田字格书空。

2.正确认识书空的价值

(1)书空能有效集中注意力。第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记忆力不易集中。教写生字时,教师要让学生举手书空,一是旨在以群体带动个体,整齐划一的动作,清脆响亮的声音,能对个别开小差的学生起到提醒的作用,也能让全体同学互相督促,集中注意力。二是以手的带动提醒学生睁眼看,竖耳听,开口念,动脑记,以提高识字效率。

(2)书空能正确识记字形。汉字属于方块字,中国人习惯用右手书写,所以考虑到手的牵扯以及视线的移转,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这些一般笔顺规律。而规范笔画顺序有利于架设好字形结构。

①节约时间,快速架设。关于学生写字的速度,在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提到:“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写字时,运笔如同走路,笔势如同路线,若来回无序行走,浪费时间。相反,则节约时间。可见,书空笔顺是训练快速书写的有效方法。学生按照笔顺规则来书写汉字,并养成良好的笔顺习惯,可以提高书写速度,对今后的学习非常有益。

②保证质量,端正结构。书写汉字如同搭建房屋,尽管前者是平面的面积,后者是立体的空间,前者为自上而下,后者为自下而上,但本质上都是一层紧挨一层,前一步为后一步的基础,每走一步就要考虑下一步,总之前后毗邻有序而建,这样的建筑才牢固,这样的字体才美观。学写汉字,先由简单的独体字开始,在此基础上学习包含有独体字的合体字,这样由易到难,便于掌握。因此,当学生开始学写字时,就有必要一笔一画书空,然后在本子上认真书写,这能为学生架构好字形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深刻记忆,明晰字形。小学生识记汉字,往往是直观认识,整体把握。这就好像我们看人,通常先留意对方的高矮胖瘦等轮廓特征,根据这个整体印象去判断,所以哪怕最初粗粗一看,下回还能再认出来。可是具体到眼睛怎么样、眉毛怎么样、穿了什么鞋,是不会特别留意的。小学生的记忆正是如此。所以如果单单要求能辨识字,这样直观认识就可以了。但如果要达到正确书写的要求,仅仅这样就不够了,每一个笔画、每一个部件都要毫不含糊,了然于心。书空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是把手指当成笔,把虚幻的空间当成纸。书空时,看一下书上这个字,边比划边记忆,然后合上书,仔细在大脑中回忆,就会发现清楚了很多。如果有些地方还是模糊,那么再来一遍。如此多加练习,这个字在脑中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清晰,这个字的记忆也就越来越深刻。

(二)深入挖掘,扩大书空内涵

书空时,有的学生大手挥过长桌,笔笔巨大,横斜竖歪;有的学生小手软塌无力,招招含糊,横竖不清。这都是因为教师和学生仅仅把书空停留在规范笔画顺序和记忆字形结构这两个目标上。其实,正确的书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字写正确(笔顺规范,笔画无误),写端正(字形匀称,结构合理),更能写漂亮(富有韵味,呈现美感)。

如何体现汉字的节奏美、力量美、韵味美呢?不单古人研墨铺纸,凝神落笔时力求汉字的优美,也不单我们在书法课上才力求汉字的优美,我们在日常书空时,也能体现汉字的优美:轻、快则笔画细,重、慢则笔画粗;顿挫则力重,快扫则力轻。同时,注意笔画的长短、间距,注意结构的匀称……让学生书空时注意体现这些细节,就能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节奏、力量、韵味美,从而把字写得漂亮。

三、成效与体会

教学实践证明,正确的书空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对于写字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把书空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操作性强,成效显著。

(一)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正确的书空让学生在感受汉字节奏、力量、韵味美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对写字的兴趣从无到有,由淡转浓,并加深了对祖国美好文化的感受。

(二)提升了学生的写字素养

正确的书空,让学生从整体到细节层面都对汉字的美进行了有意关注,眼、手、口、心、脑并用。学生通过这种方法练习写字,往往落笔之前已胸有成竹,落笔时指力透过笔力,书写流畅,结构端正,顿挫有力,俨然小书法家,在书空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写字观察力、模仿力、反思力的提升,并把这种好习惯延续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写字”和“书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比后者要求低。要求过低,就写字而写字,则成了一种机械无趣的训练;要求过高,过分注重技法的指导,强调笔画的质感,又不切实际,走入“笔法为上,结构次之”的艺术书法之路。而书空这一写字方法能够较好地融合两者间操作上的差距,既让学生高标准地写字,又能轻松地学书法,融二为一。

上一篇:利用“一物多玩”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下一篇:如何利用自制玩具开展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