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灵魂 37期

时间:2022-01-30 08:51:22

导语:

为了应付这个浮躁而多变的时代,人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却很少去关注人与心灵的纠葛,很少去审视自己的灵魂。鲁迅说过,“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个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拷问自己的灵魂。

选文1

赋得永久的悔(节选)

季羡林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谜恐怕要成为永恒的谜了。

不管怎样,我们家又恢复到从前那种穷困的情况。后来听人说,我们家那时只有半亩多地。这半亩多地是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一家三口人就靠这半亩多地生活。城里的九叔当然还会给点接济,然而像中湖北水灾奖那样的事儿,一辈子有一次也不算少了。九叔没有多少钱接济他的哥哥了。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家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谈“红”色变了。

我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选自《另一种回忆录》,有删改)

品读赏析

本文在写法上,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写作技巧,唯有以情感人。作者以不事雕琢的朴素文字,展现了自己饱经沧桑的生活,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以及对自己灵魂的深深拷问。这篇文章,笔墨中浸透着苦难,饱含着深情,文章结尾将感情迅速推到了顶点:“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本文感情真挚,宛如旷野惊雷,天崩地裂,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选文2

四十年后的忏悔

邓 笛

英国利希菲尔德市有一个小书店。

一天早晨,店刚开,外面下着大雨。店老板――一个白发老人将一些书装进了一只大篮子里。他不停地咳嗽,时不时要腾出一只手扶着腰才能减缓痛苦。他显然病得不轻。

“塞缪尔!”他喊道。在一个角落里,一位年轻人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厚厚的书。

“塞缪尔!”老人又喊了一遍。塞缪尔仍然沉浸在书中,没有回答。老人又是一阵咳嗽,然后第三次喊道:“塞缪尔!”

“什么事,爸爸?”这回塞缪尔听到了。

“塞缪尔,”老人说,“明天是市郊尤图克赛特的集市日。你知道,我在那儿有一个摊位。今天,我必须要去那儿做一些准备。可是,我感到身体不行,所以我想让你替我去。”但是,塞缪尔没有言语。他的注意力又回到了书上。

老人穿外套,戴帽子,吃力地拎起装满书的篮子。“塞缪尔,你是不是真的不愿意替我走一趟?”他看了一眼儿子,希望儿子能答应他的请求。

“车子已经到门口了,塞缪尔。”老人一边咳嗽一边充满期待地说。

不知道塞缪尔有没有听到,反正他还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书,对父亲的话没有一点表示。

老人跨上车走了。塞缪尔弯腰读着他的书。

雨继续哗啦啦地下个不停。

四十年后的一天,在尤图克赛特,晴朗的天空忽然转阴,紧接着滂沱大雨铺天盖地。

集市上的人,无论顾客,还是做生意的,都纷纷躲雨。这时,一辆车停在集市的入口处。一个老人拄着一根拐杖从车上走了下来。他可能是患有哮喘病,正困难地大口喘气。他迈着缓慢却坚定的步伐走进集市,无遮无挡,似乎全然不知如注的大雨。

他在一个空摊位前停了下来。然后,他摘下帽子,丢掉拐杖,低垂着头,任由雨水拍打。

过路的人和躲雨的人都不解地看着这个老人。个别粗俗的人开始起哄。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人还站在雨中。他浑身已经湿透,但没有显出一点要离开的意思。

“这个人莫非有精神病?”有人说。

“你们不认识他吗?”一个来自伦敦的绅士答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他写的《诗人传》《伦敦》和《人生欲望多虚幻》等书受到广泛赞誉。尤其是他编写的《英语词典》堪称当今最伟大的著作。在伦敦,连那些有身份的贵族都以能与他结识而感到荣幸。他可以说是英国文学界的巨匠。”

“那他为什么要专门跑到尤图克赛特淋雨呢?”

“我不知道。但是,毫无疑问,他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绅士说。

终于,雨停了,开始有小鸟飞出来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

约翰逊博士戴上帽子,捡起拐杖,缓缓地朝那辆一直停在集市入口处的马车走去。他上了车。车向利希菲尔德市内驶去。一些好事者尾随其后,来到了一家旅店门前。“哦,约翰逊博士!”旅店老板看到他后惊呼道,“我们一整天都为你担心呢。瞧你全身都湿透了!你这是去了哪儿?”

“四十年前的这一天,”约翰逊博士说,“当年父亲那么一个小小的要求,我轻易就能做到,可是我却没有答应父亲。该是多么伤父亲的心呀。这些年来,每每想到这件事,我心里都满是愧疚,寝食难安。可是,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再也无法得到他的原谅。今天一早我做了我四十年前该做的一件事:我上了一辆马车,来到了尤图克赛特集市。但是,我不是替父亲卖书,而是站在他从前的摊位前公开忏悔,以赎我当年的不孝之罪。”

约翰逊博士说罢,垂首掩面,泪流不止。

(选自《青年博览》2006年第9期)

品读赏析

本文的情节不是很复杂,作者根据时间顺序将其分成两个部分,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为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作者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对比写了四十年前、四十年后的两个故事。本文的细节描写是一大特色:前半部分着重描述老约翰逊的咳嗽,突出他身体上的痛苦;后半部分详细描述小约翰逊淋雨的情景,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选文3

说真话之四(节选)

巴 金

对私塾老师我很少讲真话。因为一,他们经常用板子打学生;二,他们只要听他们爱听的话。你要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编造假话容易讨老师喜欢,讨好老师容易得到表扬。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这样混日子比较轻松愉快。我不断地探索讲假话的根源,根据个人的经验,假话就是从板子下面出来的。

近年来我在荧光屏上看到一些古装的地方戏,戏中常有县官审案,“大刑伺候”,不招就打,甚至使用酷刑。关于这个我也有个人的见闻。我六七岁时我父亲在广元县做县官,他在二堂审案,我有空就跑去“旁听”。我不站在显著的地方,他也不来干涉。他和戏里的官差不多,“犯人”不肯承认罪行,就喊“打”。有时一打“犯人”就招;有时打下去“犯人”大叫“冤枉”。板子分宽窄两种,称为“大板子”和“小板子”。此外父亲还用过一种刑罚,叫作“跪抬盒”,让“犯人”跪在抬盒里,膝下放一盘铁链,两手给拉直伸进两个平时放抬杆的洞里。这刑罚比打小板子厉害,“犯人”跪不到多久就杀猪似的叫起来。我不曾见父亲审过大案,因此他用刑不多。父亲就只做过两年县官,但这两年的经验使我终生厌恶体刑,不仅对体刑,对任何形式的压迫,都感到厌恶。古语说,屈打成招,酷刑之下有冤屈,那么压迫下面哪里会有真话?

奇怪的是有些人总喜欢相信压力,甚至迷信压力会产生真言,甚至不断地用压力去寻求真话。的确有这样的人,而且为数不少。我在十年浩劫中遇到的所谓造反派,大部分都是这样。他们的办法可比满清官僚高明多了。所以回顾我这一生,在这十年中我讲假话最多。讲假话是我自己的羞耻,即使是在说谎成为风气的时候我自己也有错误,但是逼着人讲假话的造反派应该负的责任更大。我脑子里至今深深印着几张造反派的面孔,那个时期我看见他们就感到“生理上的厌恶”(我当时对我爱人萧珊讲过几次),今天回想起来还要发恶心。我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封建官僚气味?!他们装模作样,虚张声势,唯恐学得不像,其实他们早已青出于蓝!封建官僚还只是用压力、用体刑求真言,而他们却是用压力、用体刑推广假话。“造反派”用起刑来的确有所谓“造反精神”。不过我得讲一句公道话,那十年中间并没有人对我用过体刑,我不曾挨过一记耳光,或者让人踢过一脚,只是别人受刑受辱的事我看得太多,事后常常想起旁听县官审案的往事。但我早已不是六七岁小孩,而且每天给逼着讲假话,不断地受侮辱受折磨,哪里还能从容思索,“忆苦思甜”?!

(选自《随想录》)

品读赏析

文中,作者通过对往事与自己的剖析,重点突出其对灵魂的拷问,探索了讲假话的根源,将人性最深处的恶的灵魂暴露于日光之下接受审判。本文值得大家学习之处是,每一个段落的段首都有一个中心句,这一点在作文时尤为重要,可以使文章显得层次清晰。

上一篇:名人经典素材解读 下一篇:古诗阅读之意象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