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的改进与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2022-01-30 02:14:2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的改进与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改进】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根据多年的教改经验,如果将教学做一些改进,效果会更好。

改进一:将传统的讲授课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课。教学中使用教师编制的导学案,提前1~2天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改进二:将教材上“观察图1.1-3”改为用自制教具“土唱机”来探究完成。

改进三:将教材上的“用一张桌子做探究实验”改为用自制教具“固体、液体、气体传声实验探究器”来完成。

改进四:将教材上的“真空罩演示实验”改为用自制教具“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探究器”来完成。

改进后有如下优点:

1.把讲授型改为自主探究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的改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这对刚接触物理这门新课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3.改用“固体、液体、气体传声实验探究器”后,固体、液体、气体的传声都是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比起教材上的推理更具说服力。

4.改用“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探究器”后,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反反复复体验真空不能传声,比起教材上安排的演示实验效果要好很多。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1)壮观的瀑布,镜头突出水花及水波;(2)青蛙蛙声,镜头突出气囊;(3)蜜蜂的嗡嗡声,镜头突出翅膀……(2′)

二、进行新课

1.组织人提问(事先指定某学生准备好):刚播放的这些视频中,有很多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大家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吗?那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节的内容吧!请同学们再次预习教材内容及导学案,并且同桌间作相互提问检测……(5′)

2.教师分配各学习团队的汇报任务及发放相应的器材和资料:(3′)

(1)团队:声是怎样产生的?

发放器材:半烧杯水、音叉。

附说明书:

任务:声是怎样产生的?

探究:将发声与未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并观察水是否被溅起;做使一张纸发声、声带发声……等活动。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团队:列举生活中你所熟悉的声音,并说说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附说明书:

任务:列举生活中你所熟悉的声音,并说说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例子:鼓声――鼓膜振动;风声――空气振动……

你熟悉的声音: 。

(3)团队:唱片是怎样记录声音的?声音还有哪些记录方法?

发放器材:手摇离心转台、自制土唱片(用Ф为1.5 mm的钻头在五合板圆盘上钻多条任意规律的同心圆沟槽)、自制土唱针(用Ф为0.5 mm的细钢丝垂直固定在细木棍的一端)。

附说明书:

任务:唱片是怎样记录声音的?声音还有哪些记录方法?

探究:将土唱片固定在转台转轴上;将土唱针固定在转台底座上,针放于沟槽中;转动唱片看能否发声。换其他的沟槽再探究。

结论:唱片是用深浅不同的沟槽来记录与保存声音的。

声音还有激光等记录方法。

(4)团队:声音是通过什么向外传播的?

发放器材:“固体、液体、气体传声实验探究器”、一大烧杯水。

附说明书:

任务:声音是通过什么向外传播的?

探究:

准备工作:将器件从盒内取出,向塑料盒内加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

①探究气体能传播声音。

②探究液体能传播声音。

③探究固体能传播声音。

结论:声音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介质向外传播的。

(5)团队:真空能传播声音吗?

发放器材:“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探究器”。

附说明书:

任务:真空能传播声音吗?

探究:装上两节干电池,将注射器活塞推到中部,闭合开关,此时会听到悦耳动听的音乐(注射器距耳10 cm左右为佳)。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部,用手指堵紧针孔座并用力将活塞慢慢往后拉,直到接到最后端(此时注射器内真空度相当高)。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会逐渐变小并消失,这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6)团队:声音在空气中以什么形式传播?

(7)团队:声音的速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8)团队:你有什么方法测量声音的速度?

3.各团队内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与讨论,准备本团队的汇报内容。(8′)

4.各团队的学生依次到讲台前汇报各自的专题内容。(20′)

5.全班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所得。(2′)

6.课堂检测(抽学案典题点评)。(5′)

(作者单位 贵州省福泉市市实验学校)

上一篇:增强班级凝聚力 下一篇: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