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

时间:2022-01-29 02:50:07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增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通过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把知识学以致用,达到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合理设置课堂情境,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课堂教学情境应当体现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和开放性。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情趣

弗赖登塔尔认为,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到处都存在数学现象。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从直观感受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和用处,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例如,我在讲《利息》这节课时,就把它放在生活实例中。我让学生到银行去进行调查了解,话音还没落,学生就兴奋地跳了起来。接着我提出问题:你们怎么样做才能省时高效?受到教师的启发,同学们自觉地组成合作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部署,然后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向附近的几家银行跑去。我注意到,每个同学的情绪都是十分高昂的。在几家银行,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是如此的热情、大胆、能干,他们认真地向工作人员咨询着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他们像模像样地翻阅着银行的各种宣传资料;他们专注地观察着银行的电子大屏幕并飞快地记录着;他们还仔仔细细地采访着前来办理储蓄业务的人们……二十五分钟后,我激动而又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我的学生们,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储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利国”原因有三……“利民”原因有四……我知道:储蓄有整存整取、整存零取、存零整取,而且我还知道整存整取利息比较高。一个学生纠正,是利率比较高。因为利息的多少还要看本金与存款的时间,而利率是规定的,这样才可以比较出高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引出了本节课的两个重要概念,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也增强了同学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创设游戏情境,感受数学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例如,开火车、讲故事、拼一拼、画一画、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置身其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时的学习真正成为了他们的迫切需要。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是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设计了如下游戏:学生自制2-9和11-18两套数字卡片,游戏规则是:甲和乙两人同时出示2-9卡片各一张,抢答两张卡的数之和,谁先说对谁就赢得这两张卡,游戏结束时,数一数谁的卡多,谁就是赢家。减法也是这种方法。我把这个游戏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玩,玩一段时间后,在班里举行擂台赛。孩子们兴致高昂,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创设问题情境,感受探究情趣

数学家哈而莫斯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是来自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数学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也可以是教师事前有目的预设的;数学问题可以出现在课始,也可以出现在课中、课尾……教师在进行课堂情境创设时要考虑所讲数学知识的内容,如果课堂导入与所授知识无关,就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就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课堂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所以,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要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寻找好的引入点,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圆的周长”一节时,我先分别出示正方形、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回忆这两种图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如何计算?接着出示一个圆,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这时,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可能与直径有关,有的说可能与半径有关……教师通过创设这个问题情境,给学生大胆猜想的机会,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四、创设开放情境,感受创新情趣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是存在差异的个体,他们的生活背景不同,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这种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在全班成绩提高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我在讲解“36+59”的算法时,要求学生先把自己的算法写出来,越多越好,学生都很感兴趣,积极地计算起来。一开始学生的做法比较单一,例如,(1)30+50=80、6+9=15、80+15=95,(2)36+50=86、86+9=95。我不断提醒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以争取写出更多的算法。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创造了展示的机会,给了学生更加开放的想象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想出了多种不同的做法。如(3)30+59=89、89+6=95;(4)40+60=100,100-5=95;(5)40+59=99、99-4=95;(6)36+60=96、96-1=95……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演绎这门艺术的演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还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激发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探究欲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情趣。那么,教师就会教得愉快,学生就会学得轻松。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自主探索创新,提高课堂实效 下一篇:浅析英语新课的导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