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灸联合白茅根汤治疗肝腹水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

时间:2022-01-28 06:02:44

火灸联合白茅根汤治疗肝腹水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

肝腹水由内分泌紊乱或血浆白蛋白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导致胸骨后不适,易诱发肝衰竭、肝硬化,甚至癌变[1]237。我们使用火灸联合白茅根汤治疗肝腹水,获满意疗效,与单纯白茅根汤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北京名仕医院中医科选择住院患者80例。

1.2 伦理审查 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2],方案获得北京名仕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3 随机分组 纳入病例按掷骰子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

1.4 纳入标准 ①年龄40~81岁。②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其他疾病、证候或合并症。②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③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④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⑤特征人群(孕妇、哺乳期、精神病、病情危笃或疾病晚期)。如纳入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经过洗脱期后符合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1.6 退出标准 ①未按规定实施干预措施,无法判定疗效。②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③严重不良反应(纳入不良反映统计)、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④使用影响疗效药物。退出/脱落病例按退出/脱落时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1.7 诊断标准 参照《新编实用肝脏病学》[1]237-238。食欲下降、腹胀、体重增加、腹痛、下肢浮肿、全身无力;腹部外形及移动性浊音;肝肿大或肝缩小;畏寒发热、腹痛、腹肌紧张及压痛,多提示各种原因所致腹膜炎;黄疸、呕血、黑便多见于肝硬化或肝癌及其它消化道肿瘤所致的腹水。

1.8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

1.8.1 对照组 白茅根汤,白茅根30g,鳖甲醋,先煎15~30g,半枝莲、益母草各30g,厚朴12g,薏苡仁30g,黄芪60g,茯苓、泽泻各20g,山楂15g,丹参20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200mL/次。

1.8.2 治疗组 火灸,樟脑结晶50g,雄黄粉10g,梅冰片15g,细辛12g,小皂角、麝香各20g,研末加水做成筒状,取神厥穴,烟熏,1h/次,1次/d,治疗时肚脐放一块布,避免烫伤。汤药治疗同对照组。

1.9 观测指标 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CT)、不良反应。

1.10 疗效判定 连续治疗2疗程(30d),判定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18。显效:临床症状显示,肝功能正常,生活能够自理。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肝功能部分异常,生活需要协助。无效:病情变化不明显甚至加重。

1.11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纳入样本80例均为北京名仕医院中医科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住院患者,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n, )

组别 n 男/女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月 平均病程/月 治疗组 40 23/17 40~79 55.7±3.1 1.0~5.5 3.22±0.58 对照组 40 21/19 41~81 55.4±2.4 1.2~5.4 3.05±0.60 组间比较 χ2=0.202 t=0.484 t=1.288 P值 0.653>0.05 0.630>0.05 0.202>0.05

2.2 退出病例 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

2.3 脱落病例 观察期间无脱落病例。 2.4 临床疗效 连续治疗2疗程(30d),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上一篇:从转换率开始网络营销的量化管理 下一篇:水泥购销合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