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筝制作教学的美育功能

时间:2022-01-27 11:24:30

浅析风筝制作教学的美育功能

摘要:风筝制作在新的课改和教育模式下,能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技术意识。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与探究性。在参与风筝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潜能发展、促进学生的兴趣形成和全面发展中,具有其它学科和活动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

关键词:风筝制作;教学;美育功能

风筝,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其它许多发明一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把它作为放飞邪气、祈求幸福平安的一种活动。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新的课改和教育模式下,力求体现素质教育和生本的要求,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风筝在制作过程中,依据其特点,能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创新潜能的同时,且具有其它学科和活动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

一、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风筝制作的整个活动,都是学生接触实际的操作。无论是扎、糊,还是描绘、放飞,大家都是在现场亲自接触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并通过动手、动脑,发挥其功能,亲自观察和体验各种制作。这比其他一些科目具有操作性强的优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由此可见,风筝制作中,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这种感知、和思维能力,正是美育中常用来了解美的手段。风筝制作活动中,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美育的发展。

二、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现代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风筝制作具有这样的特征,恰好是采用多种活动、多种方法的多样性学习。如风筝的设计、图案的描绘、色彩的选用一系列活动中,除应用到一些风筝设计、绘画知识的同时,给了许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就需要推陈出新,描绘时选用符合自己的色,设计出能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风筝。大胆的创新,使学生思维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这个创造潜能的开发活动,同时也是一个美育的开发过程。

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这就要求教育活动中,提供和创设尽可能大的情感活动的空间。有更多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情感体验。因为情感性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风筝制作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例如,在风筝制作的扎、糊、绘、放各环节中,从细心的选材、烤扎到认真的裱糊,从精细的描绘到放飞。每一次活动中,学生都是亲自参与,亲身体验风筝制作的乐趣,一件风筝飞上天空,更是身心鼓舞。所以,大家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能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四、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与探究性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是艺术教育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风筝制作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多门类知识的综合,更具有这种综合性。所以,风筝制作中,学生发挥才能和智慧的余地非常广阔。简单的风筝虽然只用一张纸,一些竹条和颜色,就可在精巧的手下显现,但它却又能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飞行的知识和奥秘。在制作风筝过程中,要学习和运用到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制作工艺和绘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大家在活动中,对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如飞行力学、结构力学等,经过反复的学习、研究,并在实践活动中论证。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又在活动中加强了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究性。这种综合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体现了新课程中,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与美术的联系与融合,进一步加强了风筝制作的美育功能和趣味性。

五、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和鉴赏能力

风筝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作品,也就是说,风筝既是一件工艺品,又是一件艺术品。制作一件风筝,概括起来需要扎、糊、绘、放四个工艺流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以明确每个流程中的程序、制作方法、效果和起飞等,提高大家的制作技艺和技术意识。

风筝放飞时使人赏心悦目,挂在墙上,又是一件风筝画的艺术品。不同类型的风筝,搭配不同的颜色,相同的风筝,也可以绘成不同色系的作品。因此,风筝画无论是成品还是绘制过程,大家都是处在优美的线条与鲜艳的色彩世界中。这样,通过耳闻目睹、亲身体验,使人精神振奋,既能提高技术制作和描绘能力,也能提高大家的鉴赏能力。

从古到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寻的教育理想。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风筝制作活动中,只要在合理使用工具和操作下,学生可以在好多方面进行自由发挥和创作。如风筝图案的设计、色彩的选择、骨架的设计制作等。所以在课外,风筝制作活动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风筝制作进入学校,不仅可以作为学校课外综合活动的一个门类,也可以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活动本身包含情感与理性、脑力与体力的因素,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促进并协调大家的各器官。所以,风筝制作能充分发挥美育的功能,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徐艺乙著.《风筝史话》.

[2]王朝闻著.《美术概论》.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上一篇:提高初中科学实验的有效性探微 下一篇: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