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业获益电信重组

时间:2022-01-26 08:12:25

三大行业获益电信重组

随着新移动、新网通、新联通三家全业务发展的运营商的成立,中国的“电信重组”终于尘埃落定。而由电信重组引发的商机也已初露端倪,令各领域的IT厂商们热血沸腾。

“我们这个行业最被看好……”,“我们这项业务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最有前途……”电信重组的消息刚刚传出,不同领域、不同业务的IT厂商们就都在大谈“商机无限”,其中设备、服务和终端市场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系统设备商获益最大

“获得市场机遇最多的是电信设备商。”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郭海涛认为,电信重组将加速3G牌照的发放,三大运营商势必加大3G相关固定资产的投资,而且未来几年的投入规模会逐渐加大。

据计世资讯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2年,中国的3G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1.8亿户。保守地估计,三大运营商从中至少可获得2500亿元的运营收入。而创造巨大的市场,需要各运营商付出巨大的投入。在2008年~2012年的5年时间里,中国的3G直接投资将达到1.1万亿元。

“首先获益的应该是系统设备商,未来几年其复合增长率会在30%左右。”郭海涛认为,在运营商向全业务和3G扩军的过程中,获益最大的将是系统设备商,其次是系统软件以及系统集成服务商。

郭海涛表示,重组虽已在中国形成了三家有全业务能力的运营商,但目前这三家运营商的业务构成并不均衡。在重组初期,各运营商会选择巩固原有的优势业务,而后布局新业务。传统的系统设备商将迎来一波设备订购的小高潮,2008年仅服务器增长就会在100%以上。

在3G牌照发放后,三大运营商势必启动3G相关固定资产的投资。郭海涛预计,2009年,电信行业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而由于TD、WCDMA、CDMA2000三大标准已各自落户三大运营商,各标准设备商都将获得发展的契机。

不仅扩张地盘需要大量的基站、服务器等系统设备,向全业务发展更需要有效的系统集成设备的支撑。“以前移动只是移动,固网只是固网,对运营商来讲,只要专心做就可以了。今后在新的架构里边,这样做就不合适了。”NetApp大中华区总经理柯志明认为,开展全业务后,运营商既要考虑固网,又要考虑移动,同时还要考虑以太网以及很多其他新的服务,如何把整个IT架构统一化,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郭海涛同样认为,全业务在业务大整合上给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营商需要引入国际先进经验,这给有着全业务整合经验的国际系统集成设备和集成服务商带来了新的商机。

SP枯木逢春

“电信重组对SP是个利好消息。”天下网总裁王鹏飞认为,除了给设备商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外,电信重组还有可能引发SP行业的变革。

万蝶社区CEO项方伟更看好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发展,他认为,电信重组有可能催生一批内容服务商迅速发展,并成为一股的新兴的市场力量。

事实上,长期以来移动网络的封闭、SP盈利和业务模式的单一、SP行业自身的恶性发展引发的社会反感、政策限制,以及运营商发展增值业务思路对SP的挤压等原因制约了SP行业的发展,导致了传统SP行业走向衰竭。

“此次电信重组对SP行业来说是个转机。”王鹏飞指出,电信重组会催生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增值服务需求,而且重组后的三家运营商可以让SP有更多业务拓展渠道的选择,这些对各SP都会是一个机会。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将在与增值业务提供商的合作方面加大力度,甚至进行必要的商务模式创新,让更多优秀的SP加入到产业链中来。

“重组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引入,这将使得移动网络走向开放。”项方伟认为,重组后中国将有三家持有3G移动网络牌照的运营商,竞争将促进网络的开放,而开放将带来用户使用移动网络费用的降低和运营商思路的改变。

费用的降低和移动网络带宽的增加,将大大降低用户的门槛。用户量的迅速增长,将拉动运营商运营收入的激增,用户将像包月使用固网上网服务一样,包月使用移动宽带网络。

项方伟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传统的自己做增值业务的思路也将发生改变。对于大量增加的新兴无线互联网应用,运营商既并不具有经验、技术、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也应接不暇。“花大量的精力与大批专业的内容服务商竞争,既不能繁荣无线互联网的内容,更带不来用户。”项方伟分析,运营商会发现,只要支持专业的服务商、繁荣无线互联网内容,就会增加用户进而增加网络运营收入。

运营商思路的改变必将带来无线互联网的变革。移动网络将会走向开放,信息不再垄断于少数人手中,传统的靠信息收费盈利的SP增值模式将走向终结,靠互动产生盈利的手机网络游戏、手机视频、手机社区等移动内容服务商将成市场的宠儿。

终端市场变数难料

另一个有可能获益的就是终端设备商。然而,非均衡的发展使得手机终端厂商从电信重组获得的实惠也并不平衡。电信重组为发放3G牌照扫除了最后的障碍,而在手机终端市场,由于3G的上马,在国内市场业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局面可能因此而出现变数。

随着手机核准制的取消,拿到手机生产牌照的企业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多家在GSM时代名不见经传的终端生产厂商拿到了GSM与CDMA终端的生产牌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拿到手机生产牌照的企业已经达到近百家,其中拥有CDMA牌照的有10余家。

市场上对3G上马为终端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种判断:

第一种判断认为,即使3G上马,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终端真正投入运营,尚需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对谁可在未来受益做判断为时尚早。目前,虽然有一些国内手机厂商先期拿到了CDMA手机生产牌照,但由于其在手机市场上的运营能力和影响力有限,其牌照资源优势会有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而一些国外品牌即使目前还没有在3G手机上有明显动作,但由于其势能凶猛,很容易完成超越。2005年之前,在全球市场,NEC和三星分别在WCDMA和CDMA 1xEV-DO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而当时的诺基亚很不积极。但在看到市场容量之后,诺基亚开始发力,在一两个季度之内,便坐上了3G终端头把交椅。

而第二种判断认为,中国3G市场有其特殊性,国产手机厂商将有可能借此机会翻身,但是主角并非目前在国内市场活跃的联想、金立等,而是在欧美市场已经获得丰富经验的华为和中兴。华为和中兴从1998年前后就开始了在3G市场的布局,并把主要市场放在欧洲和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在终端和应用上有丰富的经验。而联想等厂商虽然持有TDS-CDMA的生产牌照,但整体上还处在测试性生产的阶段,在整体实力上与华为和中兴不可同日而语。

而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TD-SCDMA制式的商用。一位专家指出,在TD-SCDMA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作用的将是运营商而不是终端厂商,“这注定TD-SCDMA的终端不会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上一篇:宽带网如何摆脱带宽之困 下一篇:电信投资全面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