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外阅读,促进习惯培养

时间:2022-01-26 02:20:38

开展课外阅读,促进习惯培养

“阅读是学生的个,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阅读方式已经被教师们在课堂上诠释得淋漓尽致。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却忽略了课外这块主阵地。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充分说明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激活课外阅读的快乐因子,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悦读”。

尤其是初中生,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结构的形成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作为保障,正所谓以阅读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积累,以量的积累实现学生能力外化形成的突变。

如何启迪学生,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是其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明确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我们应当着手的工作重点。

在教学中,我结合自身的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一、兴趣引导,鼓励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给学生营造快乐、有吸引力的阅读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心理需求是有年龄特征的,初中阶段的孩子好表现自我,渴望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的英雄人物、喜欢追星等特点为我们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此种前提下,用班、团会等活动把学生关注的身外世界,渴望了解的新奇知识,欣赏、钦慕的新星人物引进课堂,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热望,引导他们去关注课外读物,有意识地进行自主阅读,把一个崭新的未知世界展开在他们的面前,实现了课外阅读的初步目标。

二、巩固目标,延伸兴趣

为了使阅读活动长此以往地贯彻下去,应巧妙利用课堂常规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交流。让学生把阅读收集的故事、美文、轶闻、哲思故事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内在讲台上进行口头交流,与其他同学对话,交流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这样做既是对学生阅读的检验,又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肯定;既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了一箭多雕的作用。同时,以之为基础,教师适当点评,引导他们实现阅读范围的扩展,既维护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促使他们更好、更有目的地进行目标性阅读。

当然,阅读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阅读的现状,选取恰当的时间,在班级内部举行朗诵比赛、热点人物大家谈、冰点――我的冷思索等活动,积极主动地对已有的阅读成果进行班级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探究他们思想的发展轨迹,发现问题及时做纠正性引导,实现良性发展。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使学生产生阅读内驱力,促进他们把课外阅读坚持下去,成为他们参与班级活动的一种方式。

三、不断拓展,不断创新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读书法,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不断的引导过程中,鼓励学生边阅读边勾画、边阅读边记录、边阅读边思考、边阅读边评价,把自己的阅读过程通过批注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的阅读方法,促进学生把单一的阅读过程转化成为集预习、认知、理解、深化、梳理、评价于一体的阅读过程,真正推动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提高,促进了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形成。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可取的。一学年下来,全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写作水平也实现了稳步提升。

四、形成习惯,不断推进

O.E.C.D.(经济国家发展组织)在2001年底公布的P.I.S.A报告:有多少公民具备最高的第五级阅读能力,是攸关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学生喜爱阅读,未来才能成功终身学习。P.I.S.A报告还指出,一般而言,阅读测验的平均分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如果大部分中学毕业生的阅读能力都在平均成绩之下,那么未来的劳动力很可能缺乏必备的技能。由此可见,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兴趣培养过程,更是一个习惯的培养过程,一个劳动力培养的过程,一种成功的能力培养过程。按照学者薛涌的说法:“中国人是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而学校是否流行阅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人是否阅读。

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的早读课改为诵读课。全部二十五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出声诵读经典名篇、古诗佳句,在班级内部形成书声朗朗的阅读氛围。在自由阅读的王国里,我们不奢望走出爱因斯坦、贝多芬、鲁迅等大家人物,但愿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能一生体验阅读的心情,享受读书的快乐,为能够成为一个具有竞争能力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着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突破的原则,我组织学生积极进行阅读尝试,使之融入学生的课外生活,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感知,深化了他们的思维,对阅读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知识点情景再创设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下一篇:中学数学实践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