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行PCI术前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

时间:2022-01-26 09:13:18

经桡动脉行PCI术前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术前心理问题及护理策略。方法 以问卷的形式对随机抽取32例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2 例患者术前都有焦虑、紧张、恐惧心理,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好转,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可配合手术顺利进行。结论 经桡动脉行PCI治疗时患者术前出现的心理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心理护理。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理问题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57-02

冠心病介入(PCI)治疗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冠心病介入(PCI)治疗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心血管病学中独立的分支学科,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1],虽然它相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不用全身麻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身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PCI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治疗措施,仍有一定的风险并且费用昂贵。但由于该项技术系创伤性操作且大多数病人对此缺乏了解,因而几乎所有病人都产生不同程度负性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等[2]。Thomton研究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心血管疾病伴发的心理问题,对减少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3],由于对疾病和手术的不了解,故术前患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影响手术及手术效果。本研究32例择期行冠心病介入(PCI)治疗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32 例拟诊冠心病行经桡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 40-77 岁,年龄最小40岁,最大 77岁。文化程度最低文盲,最高大学本科,给予术前心理护理。

1.2 方法

1.2.1 交流法 交流法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特别是非正式交流,能使病人及家属感到亲切、放松而愿意接受,有利于了解与病人疾病有关的一些隐性资料。交流时灵活应用沟通技巧,并注意引导说话的方向,防止偏离主题。

1.2.2 观察法 通过观察,护士可以获得病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自始至终对病人进行观察。

1.2.3 自制问卷调查法 由管床护士分别在术前1天,术晨进行调查。自制问卷由:对手术的效果及费用的顾虑,对手术过程的了解,术中如何与医生配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四个方面内容。

1.2.4 查阅相关资料如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2 结果

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组织整理、核实分析,100%患者对手术过程不了解和不知术中如何与医生配合产生紧张心理,被测病人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焦虑、紧张,100%的患者因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效果产生担忧焦虑情绪;92.7%的患者因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效果顾虑而产生恐惧心理;不同性别组中,女性焦虑值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中,中年组焦虑值高于老年组。

3 讨论

3.1 心理特点:

3.1.1 焦虑、紧张心理:

患者由于对该项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手术程序、方法、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不了解,思想负担大,担心PCI手术是否成功,术后疗效如何,有无并发症后遗症以及经济问题,卧床排便不习惯等均可产生焦虑、紧张情绪。

3.1.2 恐惧心理:

PCI术采用局部麻醉,而且导管室陌生环境,手术时用的各种导管、器械,害怕疼痛,无形中对患者造成思想压力,术中各种声响导管检查与治疗所致的各种不足刺激,术中人员有关手术谈话以及医务人员严肃的表情都会加重患者的恐惧心理。

3.2 护理对策:

3.2.1 调节情绪状态

有报道[4]恐惧和焦虑可直接导致心肌氧自由基过度反应,从而影响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护士应根据每位患者心理状态,职业及引起焦虑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解释,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顺利接受手术[5],采取以下护理对策:⑴提供健康宣传小手册,病区走廊提供宣传PCI术展示板及宣传画,为解除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必须改进护理模式。⑵在介入手术前一晚先告知进入导管室的注意事项及环境,然后从单纯的导管内工作扩展到手术前干预,手术中护理,手术后随访。⑶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的概念,发病原因,PCI的目的、意义、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手术过程术后饮食要求,术后注意事项及重要性以及介绍有关该方法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优越性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如何配合医护人员消除由于精神紧张出现桡动脉痉挛。⑷提供PCI光盘,PCI过程图解等。⑸向患者介绍典型病例,鼓励病人与手术成功者交流,有条件安排一室,让患者正确理解手术的利弊以及患者配合的重要性,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手术成功,⑹鼓励病人及家属参与讨论,对其担心的问题表示理解。通过与患者交流,判断心理状态,收集病史资料,另一方面正确引导,鼓励患者提出问题,热情地向患者解答各种疑问及提供相关信息。尽量让家属及病人参与治疗及护理。参加护理活动可以增加病人的自理及控制感,减少焦虑恐惧与无效否认心理。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字。⑺客观介绍术者的精湛技术以及医护人员是如何反复研究病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的,手术过程有光盘记录,可供查阅。⑻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支架性能时注意以数据说话,不作无原则的许诺。⑼向病人介绍通过选用非离子型低渗型造影剂和术后多饮水等方法,可有效减少造影剂的副作用。⑽解释手术与费用的效益比,亦能部分减轻其心理负担,使情绪放松。⑾最大程度减少术中耗材,选择性价比高,医疗保险中个人承担比例小的药品及耗材。⑿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深呼吸,改善其环境、呼吸功能。⒀担心支架会掉出来。⒁音乐治疗,播放轻音乐,使病人放松,保持情绪稳定。⒂环境:避免房间里有强光刺激,尽可能降低一切噪音。

3.2.2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针对性运用鼓励的话语与患者谈心,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教会患者如何应对各种应激,调整心理状态,正视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术中多用问候和鼓励话语,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手术者以便及时处理,手术完毕后配合医生压迫包扎止血,回病房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造影剂排泄。

3.2.3 护理人员应具有的良好心理状态:

医护人员在长期繁忙工作中,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和积极地情绪,要善于控制自己的烦恼和苦闷、私利和荣辱,以及积极主动、乐观热情的情绪出现在病人面前,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及温和善良的态度,带着一颗同情心去接待病人,做病人的知心朋友,给病人以信赖和安全感,使其对治愈疾病充满信心,积极乐观参与并配合治疗,消除恐惧心理。

3.2.4 注意心理语言的培养:

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护理人员的语言修养,良好优美的语言能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恶性刺激的语言,使病人情绪低落,在与病人的交往中一是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清晰性和规范性,同时要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幽默性,二是要注意语言的保护性,牢记忌语。

总之,经桡动脉行PCI治疗是心血管介入微创新技术,手术成功除了取决于手术者操作技巧以及手术者之间的配合,但加强术前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指导是提高桡动脉介入诊治手术成功,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使患者尽快康复的关键。本研究显示行经桡动脉行PCI患者都存在焦虑、恐惧、紧张情绪。不良情绪能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促进儿茶酚胺及T×A2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导致心律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和血液粘滞度,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等,加重冠心病症状[6],使PCI手术不能 进行,影响成功率,因此在患者经桡动脉行PCI治疗时患者术前出现的心理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宁仔、李兰荪,实用心血管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75.

[2]侯岩芳,姚恒臣,李晓雯,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心脏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0-13

[3]Thomton LA.Depression in post acule myocaydinl in fanction patients[J].J JM Acad Nurse pract.2001,13;364-367.

[4]刘幼硕、屈晓冰、胡敏等.长期心理应激对老年心肌脂质过氧化形成的促进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7.9(10):27

[5]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7-169.

[6]张作计,崔立谦,孙树印.冠心病患者急性情绪及其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5,20(15);43-44.

上一篇:浅谈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72例晚期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