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生“有偏见”

时间:2022-01-25 04:52:23

我对学生“有偏见”

摘要: 在进行学生教育时如果能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教育者可以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学生,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气质类型 教育方法 教育效果

偏见是一种不公正的看法与态度,本质上是一种事先就有的判断。基于学生气质类型的不同,我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偏见”。偏见有肯定倾向的,也有否定倾向的,他的基本特征是“不公正”,然而,这里我要探讨的是一种基于对学生气质类型特征的分析,对学生产生的客观而公正的判断。实践证明这对开展班主任工作帮助很大。当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如果能清晰地分析出学生所属的气质类型,并熟悉这种气质类型的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同学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心理学把人按气质类型分为四大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以下我用几个典型的案例来进行说明。

案例一:

学生A,女生,直率、热情、行动敏捷,但情绪易冲动,易爆发、狂热,不可抑制,具有外倾性,是典型的胆汁质性格。这样的孩子通常具有快速的反应力,具有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但不考虑是否成功,一旦精力耗尽便会失去信心。该同学在班级中表现踊跃,对班级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对待老师和同学态度极端,对她喜欢的老师和同学极为热情,但对她不喜欢的老师和同学态度又极端得冷淡,甚至根本不理会。

教育方法:紧抓开朗、豪放、进取的特点。在教育中多给予肯定的评价,多鼓励。引导其注意控制感情,多给她一些能培养耐心,自控能力的任务。对她采取有说服力的批评,促使其遵守纪律和改正缺点,调动她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其自制力。但是,教育她时我时刻提醒自己态度要平和,对她的缺点和错误,一般不批评过重,多心平气和地教育引导,避免感情用事和急躁、冲动。当遇到问题时,可以适当缓一缓再进行教育,避免直接的指责和冲突。譬如,本学期学校要求对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两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电话联系家长通报其在校学校情况。该生恰好有两门成绩不及格,她找到我请求我暂时不要联系家长,并表示这学期一定会好好学习。虽然这违反了学校的规定,但我思索后同意了她的要求,并让她书面承诺。结果该生期中考试进步了23名,同学们也都反映她上课像换了个人似的,认真了许多。

案例二:

学生B,女生,热心、喜欢活动,而且行动迅速,善于交际、反应灵敏,活泼好动、乐观、健谈、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多变,在班里人缘极好。在工作、学习上精力充沛,且效率高,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在集体中朝气蓬勃,具有外倾性,但一旦缺乏刺激就显得无精打采,是典型的多血质性格。

教育方法:对于这个学生,既要发挥她的积极性,又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形成活泼、机敏、开朗、善交往、富有同情心等优点,避免轻浮、不踏实、感情不真挚、无恒心等缺点。多鼓励她参加班内外、校内外组织的活动,用她的特长带动全班同学参加班内外组织的文娱活动,并任命她为我班的团支书,负责组织班级的团活动。不断地对她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帮助她保持饱满的情绪,并注意培养其坚韧、持久的性格。

案例三:

学生C,男生,安静、稳重、沉着、沉默寡言、三思而行,生活中坚持而稳重,严于遵守学校纪律,很少为外因而分心,态度上持重,不易激动或转移注意力,是典型的粘液质性格学生。但他固执、拘谨、精神状态外部表现不足。

教育方法:着重发扬他坚定、踏实、诚恳的优良品质。由于他遵守纪律、做事认真,为人稳重,我任命他为我班的班长。虽然他的性格上表现出较强的内倾性,但言少的他在班级里说起话来还是最有分量的,而且,搭配一个多血质类型的团支书,他们工作起来很有默契。在班级工,我注意及时对他给予鼓励,使其变得大胆、自信。当然对于这种气质类型的班长,刚开始时要注意培养,譬如,要允许他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便于他逐渐认识问题所在,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对他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引导他积极探索新问题。在他出错的时候,态度要平和,我一般不批评他,而是心平气和跟他进行谈话。事实证明,他愈来愈成熟起来,逐渐成长为我的一名小助手,在各方面都表现较为突出。

案例四:

学生D,女生,她是一个典型的抑郁质性格的学生。她情趣体验深刻,行动迟缓,往往为微不足道的事情动感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外部环境敏感,易产生幻想、胆小、孤僻。行动迟缓、孤僻、多愁善感、自卑、情绪不稳定、性格表现出严重内倾的特点。遇到伤心的事往往是自己躲起来悄悄地哭,但是她成绩优秀,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名之内。

教育方法:这类学生的心理耐受性差,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是令我较为费心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关注她的思想动态,又要把握好尺度,避免引起她的惶恐不安;她不喜欢出头露面或是参加集体活动,我却鼓励她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腼腆的倾向;对其优点和取得的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并尽量不在公开场合批评她,避免其产生过多疑虑;生活上多关心帮助她,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的乐趣。我没有安排她担任班干部,我想她应该在自己喜爱和专长的方面更突出一些,以便于建立起自信和体验快乐,所以我经常和她探讨的是学习方面的事情。在本学期安排的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她的发言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能感觉到那一刻腼腆的笑容下她自信的一面。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类型是无所谓好坏的,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存在着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性格品质的可能。因此,我们如果能认清学生的气质类型,采取适合其气质类型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就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顾燕敏.学生气质与教育方式[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3(9).

[2]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2000.

[3]李美华.论学生的气质类型与教育[J].韶关学院学报,2001(10).

[4]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大学生情绪选择探析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新生适应期教育的初步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