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理论在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

时间:2022-01-25 01:28:59

灰色理论在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

【摘要】合作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伙伴选择则是合作创新中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合作创新的时代必然性,接着简要介绍了灰色理论并在其基础上阐述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随后介绍了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候选企业进行评价和选择,最后通过某一具体例子说明该方法是清晰明了和客观有效的,因此本文为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伙伴选择;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

1 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技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环境和条件的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复杂、高投入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风险,国内有学者认为,合作创新能规避风险,能够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

合作技术创新是指技术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作为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以技术合同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要投入的资源,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按照合同事先确定的方式分摊创新风险,分配创新收益的合作过程。合作技术创新满足了全球化对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出的高要求;分散了环境的多变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技术创新风险;使企业完成复杂、高投入的技术创新活动成为可能。因此,合作技术创新正成为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主流模式。但合作技术创新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自身的劣势,为了更有效的发挥其优势,就要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尽量减少合作的风险,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John Hagel和John Seely Brown 从企业合作创新的角度提出,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不仅会改变公司在企业内部的运作,提高企业的效率,可以改造企业间跨组织合作和创新的方式 。

Jose Maria,Viedma Marti从企业合作重要性的角度,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想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已经不能单单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本,必须在构建网络组织时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所以,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成为多数企业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的必由之路。因此,怎样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目前有很多,本文运用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的方法解决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问题。

2灰色系统理论

2.1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发表了《灰色系统的控制问题》和《灰色控制系统》两篇论文,这两篇开创性论文的公开发表,标志着灰色系统理论这一新兴横断学科开始问世 。

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灰色系统模型对实验观测数据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宽广。

2.2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的灰色过程,主要根据空间理论的数学基础,按照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四条原则,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关联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它描述了一个序列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即变化大小、方向、速度等的相对性,若两者相对一致,

则两者关联度大,反之则小。应用邓氏关联度模型进行定级指标权重值的确定,其模型为:

3 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合作伙伴,首先要求其具有与相适应的合作动机并符合企业对于合作安全因素最低的要求。筛选出候选企业后,就要建立合作技术创新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候选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为了保证最终选择出的合作企业为最适合与之合作企业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企业,指标体系应能够衡量以下因素 :

1)相容性:

合作技术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合作企业应该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实现整体有效性,合作企业之间必须具有合作相容性以实现有效沟通。企业之间合作的相容性包括:文化上的相容性、战略观念的相容性以及管理体制的相容性。

2)一致性:

包括行业地位、信息化、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一致性。企业如果在本行业内选择合作伙伴,应该选择与自己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差距不是很大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以妨在合作技术创新进行中,实力较强的合作伙伴在实现了合作目的、能够单独完成余下的技术创新项目后,单方违约,为发起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信息化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与发起企业一致的要求,是考虑到在技术创新过程以及生产制造过程,如果信息化及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不一致,两企业技术创新可能立足于不同的技术标准,信息交流也可能出现问题。

3)综合能力:

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动机包括成本共享、技术共享及市场开拓,无论出于哪种动机,合作伙伴都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这就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财务风险承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包含关系型指标及能力型指标的合作技术创新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使用的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文将关系型的两个指标合为一个,即相容一致性,再加上能力型指标的五个指标共六个指标对候选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过程与计算实例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先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对候选企业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定义方案集合和因素指标集合,从而找出理想方案,并得到方案集合对指标集合的决策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和初值化处理后,便可得到初始化矩阵,从而得到灰色关系数矩阵。之后便可得到指标权重,最后根据指标权重和专家的分值计算企业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最大的企业也就是最优的选择企业。

5 结论

本文分析并阐述了合作创新的时代必然性,提出选择技术创新合作伙伴时应考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应用灰色理论的方法解决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本文给出待选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决策,利用实际指标因素值的相互关联性解决问题。本文部分弥补了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的不足,为企业进行合作技术创新伙伴的选择提供了一个较科学的方法。该法建模思路清晰,简单,便于实际操作运用,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更客观,更明确。

【参考文献】

[1]刘学等.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J].科研管理,1998(5):31-35

[2]John Hagel& John Seely Brown,The Joy Of Flex,A loosely coupled approach to business processes and IT makes it much mofe possible for companies to innovate,both within and across enterprises[J].CIO.Framingham:Sep 1,2005.V01.18,Iss.22:1

[3] Jose Maria Viedma Marti,Social capital benchmarking system:Profiting from social capital when building network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2004;5,3;ABI/INFORM Global Pg.426

[4]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李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96-100.

[6]郭军灵.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J].科研管理,2003(6):109一l13.

[7]李谭. 信息不完全情况下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科技和产,2008(8):42.

作者简介:

尹清雨(1983-),男,山东济南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评价理论

惠晓鹭(1986-),女,江苏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群决策

上一篇:浅谈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建设意识 下一篇:浅谈玻璃幕墙的检修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