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中编导的意识

时间:2022-01-24 10:27:09

电视纪录片中编导的意识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优秀片的特点;人为因素;优秀手法

一、优秀纪录片的特点

真实性优秀的纪录片“创作活动”是以对"真实"的追求开始的。但是所谓"真实"其实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这就是在何种程度上有效的价值观念。"客观真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观察者都必须立足于他所处现实环境,立足于他的文化背景,立足于他的个体经验。

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应该具备“客观的真实”也必须融入编导的“价值真实”。 从某种角度上说,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其实就是它的价值意义。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价值意义通过编导的选题、前期策划、拍摄和后期综合剪辑来实现。例如:《迁徙的鸟》虽然是一部记录动物的影片,但其情其景感人至深。

人文性:成功的纪录片的关注的大都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像杨天乙的《老头》;杜海滨的《铁道沿线》;都属于关注特定人群的优秀纪录片。

时间性:要想制作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中,才能为观众提供一个人类生存的某个阶段的活的历史,才能保留生活自然流程的偶发性和丰富的细节,以及经过交流和反馈之后积累的情绪氛围,展现更为丰富的人文背景。

独特的结构性:纪录片要求自身有独立的严谨的结构和个性化的风格样式,表现人文内容应有一定的结构力。有起始、发展、高潮。结果等,创作者还要把握叙事的技巧,注意节奏和韵律,并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叙述方式,形成不同的风格样式。

这些不同纪录片中所共有的优点是促成一部成功作品诞生的重要条件。那么,作为一名出色的编导,就应该在主观意识上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人为因素”将这些优秀手法运用到作品当中去提升影片的品质。

二、纪录片中的人为因素与优秀手法

(一)赋予纪录片内涵与意义

事实上,纪录片完全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是并不存在的。纪录片的真实,存在于编导的眼光和良心里。。“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东西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己。这种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意念表示。作为观察者、年代史编者,或采取其他某种立场,他都不能避免自己的主观。他要对世界提出自己的解释。”因此一名成功的编导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客观真实”的破坏,并在“主观意识中”尽量将主题与内涵偏重于事实、侧重于人类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评判标准。

人是纪录片终极关怀的主题。无论是先有思考再去找故事,还是先追寻事物的社会内涵在去寻找对其的负载,面对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每一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生活中富有审美意义的对象和流程,挖掘出其蕴藏在内涵,提炼出背后人们熟识无睹的诗意,这是纪录片最可贵的人文价值,也是对创作人员的学识、修养上的考验。

(二)编导在纪录片创作中运用的技巧

创作一部纪录片,首先要考虑好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去创作这部片子;二是怎么样去创作这部片子,这是前期策划所要完成的任务。

在明确以上部分后,一些技巧的运用在影片创作中是极为重要的。

“广泛搜集法”,在素材的选择上,利用最多的渠道来掌握尽可能多的主题,为选题获取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并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记录即时发生的画面素材——尽量保持“开机状态”。一些有价值的场景通常是瞬间的、突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掌握这些素材,将使影片的质量大幅提升。

“情景再现”, “纪录片由演员(现身或隐身)进行的任务扮演和场景搬演,这种电视创作技法在我们国内被称为真实再现。”②作为纪录片创作手法情景再现是当前纪录片创作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法,它能够将已逝情景通过各种手段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尽管理论界对“情景能否再现”还存有争议,但在实践中,情景再现手法被自觉不自觉地大量运用却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民生关注法”,这与作文中的“以小见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那些关乎人类命运、国际民族的选题具有“壮阔的内容”,但是拍摄制作的成本与投入的经历也是可想而知的。并不是说百姓的生活中就没有那些伟大的东西值得闪光。事实上,人性的光辉暗或淡往往藏匿于日常的琐事之中。以独到的眼光去发现,用极大的勇气去挖掘,才会酝酿出一部优秀的作品。

“表达曲折法”,此类手法并不是说“故弄玄虚”,而是将高潮合理的安排在情感迸发的部分里。“为人贵直,为文贵曲”,有起始、发展、高潮。结果等,创作者要把握叙事的技巧,注意节奏和韵律,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形成不同的风格样式,以激起受众的观看兴趣,并巧妙的突出主题。

“深入法”,这种深入不单单是深入拍摄现场的一种工作状态,更应该是与拍摄对象的深入接触,以此去消除拍摄者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换言之,以拍摄招主体是人为例:那种朋友间的、挚友间的知心沟通显然胜过冷冰冰的“采访关系”。这种技巧要求的是编导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与深入内心的交流方式。

“提前量的意识”,虽然纪录片中发生的事件多数是不可预知的,这样才会有真实的表达效果。但是,作为一名内涵与意义的“架构者”我们不去架构故事却必须提前架构自己的预见思维。新的一天的拍摄,我们会遇到哪些情景,在编导的脑海中应该提前的预想,当此情此景一旦发生时,我们才会有沉着深刻的记录能力去出色的撷取有价值的场景。

“后期处理意识”,真正的优秀的后期处理其实在中期的拍摄过程中就应该开始着想并实施。我们哪怕不能做到“无剪辑拍摄” 那样的登峰造极,起码在前期的策划与中期的拍摄里应该为影片添加入细节上、形式上的某些技巧,是作品的风格样式更加生动。

“摄影技巧的重视”, 镜头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它用自己的语言、语法、和修辞对现实起着取舍和建构的作用,编导与现实的交流必须通过摄影这个中介,观众与片子的交流也是依靠画面进行,因此,镜头的光与影的组合,色彩明与暗的搭配,都以不同的造型功能,对观众产生不同的暗示、象征、隐喻、甚至控制气氛和节奏的作用,观众实际上是跟着摄像机所拍摄下来的画面感受事物的。显然,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其画面语言必然是丰富而具有美感的。精美的画面是提供审美愉悦的基础。

我们应该借鉴优秀的纪录片,不断的探索提高自身的编导意识,并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适应、学习、创新。假以时日,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必将诞生在我们的努力之中。

上一篇:传统期刊的数字化之路 下一篇:熟知其工作原理正确选购电子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