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档案资料在工期质量争议中的作用

时间:2022-01-24 06:03:57

工程档案资料在工期质量争议中的作用

一、工程档案资料与工期质量的关系

工程档案资料是施工承包人遵照国家有关工程档案的政策法规和相应标准规则要求,在施工全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编制归档等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工程技术文件。它记载着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活动成果,并真实地反映工程施工进展实况,工程质量以及重要的技术记录。工期:是指工程从正式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过程所用的时间,通常用天数表示。工程质量主要是指为确保工程使用价值,生产服务能力,并使其具有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条件,而必须具备的一系列技术标准与要求,它是工程的内在要求和生命线,通常用不合格、合格、优良表示。

工程档案管理、工期质量管理与安全、成本等管理构成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部,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工程档案资料形成的规律是先有活动后有记录、先有工作后有反映的活动。在施工全过程中,工程何时开工、哪些因素影响工期,采取哪些措施推进工期,工程质量情况如何,哪些因素影响工程质量,采取哪些措施办法确保质量等,必须及时准确完整科学地记录和反映到档案资料中;在工期质量管理中,也可以通过档案资料的反映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实行有效调整和控制,以确保工期质量目标的实现。因此,工程档案资料不仅对工程竣工交付、形成生产、维修技改、续建、扩建等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也对工期质量等问题的争议和解决,有着重要的事实依据和鉴定证明作用。

二、工程档案资料在工期争议中的作用

工期争议是指工程是否提前、按期、延误竣工的争议。现实中工期争议主要是延误工期的争议,因为争议的背后蕴涵着利益问题。工程施工合同双方一般会对工期及工期延误情形有约定。

解决工期争议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从以上工期延误原因的分析不难看出,承包人要在工期争议中赢得主动,首先,要在认真履行工程合同的前提下,加强工程档案管理,严格按国家有关工程档案的政策法规和相应的标准规则要求,及时准确完整科学地形成一套反映真实、记载全面、技术达标、质量合格的档案资料。其次,要选择和运用针对性强足以证明延误工期原因的档案资料,去摆事实讲道理。比如:能证实延期开工的图纸提供、基坑开挖、中间验收、设备移交等时间记录和报告;能证明“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的停水停电的通知记录、所需指令批准的交接时间记录;能证明增加工期的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的通知书图纸;能证明设计差错、提供设备不合格须返工的通知单、报告;能证明不可抗力的狂风、雷电、洪水的气象记录等。这样,承包人在应对工期争议中,才能分清原因与责任,使自己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有理有据解决争议。最后,运用档案资料应对工期争议中,要从“互利共赢”,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出发,尽可能采取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因为双方履行合同,既是一种契约交易关系,也是一种信任合作关系,这就意味着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造成工期延误的原因,有时也许会是多方面的,可能既有发包人的原因,也有承包人的因素。双方完全有可能坐下来,互谅互让妥善解决。

三、工程档案资料在质量争议中的作用

工程质量争议主要是指工程质量因不符合国家或行业质量验收标准,或合同约定要求而产生的纠纷。这类争议通常是发包人向承包人主张赔偿,或者要求返修重做;而承包人则认为质量问题不大,可以修补返工从而拒绝赔偿,甚至认为质量问题是发包人设计人的原因引起的,应该由责任方负责。这样,就需要承包人拿出相关的标准规范、工艺记录、检测数据、试验报告等资料,以证明不是己方的原因与责任。

从工程施工的实际看,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上有缺陷,存在瑕疵,是工程质量“先天不足”留下的质量隐患。

2.违反顺序施工,不按图纸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3.工程用料不符合要求,包括使用不合格材料,以次充好的材料和用错材料。

4.提供的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不符合要求。

5.工程竣工交付后,生产人员技术业务不熟,操作不当或失误,或者保护维修不够,使工程生产服务能力、使用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或造成质量事故。

6.环境条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质量有没有问题,应该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以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标准来确认,由行政建设质量监督等部门进行检查、验收、评定。对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评定有异议的,双方可以申请有资质的工程质量鉴定部门作出鉴定,甚至还可以诉之法院判定。

那么,承包人如何运用工程档案资料去合理而负责地应对质量争议呢?

首先,根据工程合同约定,对工程质量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认真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管理工程,认真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质量目标的管理与监控,认真按国家或行业技术操作规程和结合工程实际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艺要求等从事施工,认真按国家或行业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规范去检查验收,严格把好质量关。这是消除质量隐患,预防质量扯皮,应对质量争议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认真按国家有关工程档案的政策法规和相应标准规则要求,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及时、准确、完整、科学地形成质量合格的工程档案资料。同时,要通过工程档案资料的反馈信息,及时有效地调整和完善质量管理与监控的措施与办法,确保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其三,在各种质量检查、验收、评定甚至质量事故调查中,要敢于善于运用工程档案资料,拿出能证明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应标准规范要求的事实和依据来。如东北某化工厂发生高压管道爆炸事故,有人推测是用料上引起的质量事故,承包人很快拿出高压管道合格证,下料前管材的理化性能等检验报告等资料,事故调查组也在事故现场提取爆炸管料作理化性能检验,检验结果与承包人提供的检验结果一致。调查组又在现场检查到高压管的旁通排压阀是关闭的,根据工艺流程分析,推测是操作工业务不熟,当高压管工作压力超过一定压力警报信号响起时,操作工慌忙之中把应开启旁通阀门排压的却变为关闭。最后到医院调查受伤的操作工,操作工的陈述与调查组分析的一致,从而排除了承包人的用料责任。

其四,根据工程施工实际,不要推卸责任,也不全包全揽,要实事求是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运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发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建设工程质量缺陷,应当承担过错责任:1.提供的设计有缺陷;2.提供或者指定购买的建筑材料、建筑物配件、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3.直接指定分包人分包专业工程。承包人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如果承包人是包工包料的,就要看承包人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承包人是否严格按技术标准、工艺要求等进行施工,工程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的验收标准规范要求。承包人如果没有做到上述几点,且发包人没有任何过错,又没有不可抗力的情形,基本上可以确定为承包人的责任了。

总之,质量争议的关键就在于其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主体,利用档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争议就会迎刃而解了。

(作者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545006)

上一篇:解读辽宁省档案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 下一篇:做好档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