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1-24 12:13:13

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思考

提要物流园区作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型业态,在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物流网络的完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应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促进物流园区健康、科学地发展。

关键词:物流;物流园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将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列入九项重点工程之一。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和物流产业的聚集地,业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型业态,被看作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新的潜在增长点。它通过产业集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服务模式的升级,在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作为现代物流的网络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管理、运作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发展机理与我国传统的以运输、仓储系统为支持的物流存在很大的差别。所谓物流园区,就是由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城市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园区内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物流活动,各经营主体通过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进而实现物流集聚的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其大规模和相对集中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物流本身,往往会涉及物流运作、交通运输组织、信息组织、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城市功能开发与调整等综合性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载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总体上物流园区的规模偏小,发展水平较低,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各地区由于缺乏对物流园区的清醒认识、科学界定和规划控制,又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出现了物流园区项目大量上马,项目规划盲目跟风的现象。与物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相对照的却是园区空置率高达60%,园区内规划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信息化程度不高,入驻企业混杂,这些现状严重制约了物流园区应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更好地发挥物流园区集约化、规模化的作用,应科学合理地制定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物流网络的完善和升级,为推动现代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一、合理统筹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园区建设发展机制

物流园区的发展,关键就是要做好园区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部门要在园区规划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协调。要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从构建现代物流综合体系的角度全面、合理规划。同时,要充分考虑物流外接内连的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物流设施问题,力争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中,应该按市场经济的原则运作,坚持政府的协调引导,建立科学的园区建设发展机制。物流园区是社会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应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产业布局、商品流向和道路、港口、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条件,以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合为目标,加强物流园区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使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与国家物流节点城市规划相衔接,解决我国社会物流系统中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同时,物流园区的建设,既要由政府牵头统一规划和指导协调,又要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完善配套,搞好服务,市场运作”的企业主导型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建设。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转变职能,强化服务,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及管理体系。物流园区的运作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在物流园区的功能开发建设,企业的进驻和资源整合等方面,都要靠园区优良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物流功能、周到有效的企业服务来吸引物流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参与,真正使物流园区成为物流企业公平、公开和公正地竞争经营的舞台。只有通过市场化的运作,物流园区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化物流技术为指导,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重点,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现代物流技术研发、应用、转化的物流基地。

此外,由于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建设风险较大。物流园区在筹建中必须要有合理的“风险评估报告”,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风险评估,真正建立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项目风险评估机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以改革为动力,营造有利于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府应采用各种调控手段加大对物流园区的宏观调控力度,认真研究制定鼓励物流园区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政策、体制、法规等方面为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保障,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环境。

政府在物流市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发挥其组织、协调、规划的职能,在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下,按照物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给予物流园区及企业更为优惠的土地、税收、投融资及相关扶持政策;对一些物流企业陈旧设施的技术改造,要给予较为明确的资金、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界定和支持;对一些特殊地区、项目,如物流基地的建设,给予更大的发展自由度,以确保这些重要地区、项目的竞争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潜能的挖掘。对一些关键项目要给予资金支持,以达到启动、带动物流园区的发展。通过政府启动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民间资本和外部资本的投资热情。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可以设置适当的专业机构和人员,专门从事物流园区的管理和协调,在跨部门协作上发挥政府综合资源的作用。政府部门应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打破地区和行业封锁,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在园区运营中,要加快资源整合力度,积极营造和完善物流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整合政府、企业所掌握的各种物流信息与物流园区进行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进一步实现各部门的“并联作业”,实现物流生产、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各环节流程式、协同化无缝集成,优化供应链管理,进而提升园区内物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功能。

三、加快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物流园区整体竞争力

为提升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应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

由于物流业具有高度流通的属性,决定了其经济资源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应完善物流技术标准体系,贯彻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装备、物流管理流程、物流信息网络等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鼓励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和专用设备;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托盘,支持专业化企业在全国建设托盘共用系统;鼓励企业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冷链等物流新技术,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通过技术标准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推进物流活动的一体化运作,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园区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物流软件的支持。物流园区能够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平台,融入到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合理配置网络内资源,以取得规模经济优势。因此,应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省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长,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通过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设施的建设,物流园区可以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通过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使信息网络和实物配送网络两网合一,提高物流全程的可见性,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服务。同时,我们可以依托信息网络的建设,大力促进电子物流的发展,实现物流行销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

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

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服务功能可分为运输型、仓储型、技术服务型、综合型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均有自己特定的服务领域,在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面还有待转型升级。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实施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重新构建物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营机制转换的过程中,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产重组,实现物流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利用资产兼并重组、特许加盟等多种方式,使有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中小企业走向联合,形成推进流通现代化的主力和支撑。与此同时,为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积极培育有发展优势的骨干企业,加强整合调整,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应大力支持骨干企业积极开拓新的物流服务业务,提供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中转、货代报关、信息咨询、物流方案等全过程物流供应链服务;支持物流装备的更新改造,特别是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仓库和普通运输设施进行的设施改造、物流装备更新,增加科技含量。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不断扩张物流服务范畴,提高物流管理绩效,降低物流成本,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约化物流企业。

五、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扩充,造就一批复合型的物流人才

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现实中,物流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物流业和物流园区快速发展的头等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除积极引进物流人才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物流人才需求的预测和调查,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首先,加快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为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急需,应在本行业中选择一批既年富力强,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及敬业精神的员工,通过短期、中期培训,尽快使他们成长为物流专业人才。其次,加快学历教育的发展。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专业的教学内容应有超前性,院校要与物流企业联合办学,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教学领域,做好物流专业人才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紧密结合。还可以引导物流企业、行业组织与高校教育机构紧密结合,采取委托培养、定单培养等方式,共同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素质。第三,强化职业教育,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行物流师、采购师的证书教育与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职业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在培养方式上,可采取组织培训、挂职学习等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可引入物流专家指导企业物流运作,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同企业之间可进行横向的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整体物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还可鼓励学会、协会等组织举办物流培训班、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开展物流培训,加速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物流飞速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洛阳市委党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帅斌.物流经济.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

[2]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

[3]国家发改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重点研究课题报告课题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5.

上一篇:湖北三峡移民安置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优化 下一篇:大渡口旧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