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9 095名职工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1-24 01:56:16

健康体检9 095名职工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健康体检9 095名职工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关键词】 体检 乙型肝炎 谷丙转氨酶

乙型肝炎(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通过对本单位2003至2006年职工体检资料分析,了解本单位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分布,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是否存在慢性肝损害,为今后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至2006年职工体检10 237人次,去除资料不全、重复体检资料,符合条件9 095例,男5 182人,女3 913人;平均年龄41.93岁,按照年龄分5个组,即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及60岁以上。

1.2 检测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产品,严格按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谷丙转氨酶(alt)检测采用速率法,试剂盒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次调查共9 095人,单纯保护性抗体hbsab阳性3 878人,占调查人群的42.6%。乙肝病毒检测阳性654人,阳性率为7.19%,对乙肝病毒携带者5项酶标物统计,其中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大三阳)25人(3.82%),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小三阳)142人(21.71%), hbsag、hbcab二项阳性103人(15.75%)、hbsab、hbcab二项阳性251人(38.38%),单纯hbcab阳性25人(3.82%)[1]。

2.2 不同年龄、性别乙肝病毒携带阳性率比较见表1,从结果可见,除60岁以上组,其它各年龄组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结果表明,男性组以30、40岁组阳性率最高,女性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不同年龄、性别乙肝病毒携带者阳性率比较

2.3 以乙肝携带和正常alt各年龄段比较,乙肝病毒携带者男性30岁组和40岁组alt均值明显高于正常者(p<0.05)。表2 不同年龄、性别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正常者alt比较注:与b比较,*p<0.05;a:乙肝病毒携带者alt平均值;b:正常人群alt平均值

3 讨论

通过本单位职工体检资料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本单位职工乙肝感染率为7.19%,与全国乙肝平均感染水平8.83%相差不大[2]。大三阳、小三阳合计167人,占25.54%,和相关报道相符[2],但hbsab、hbcab两项阳性者和单纯hbcab阳性者276人(42.2%),所占比例较大,如果临床检测单独用hbsag筛查乙肝,有可能造成较大比例的漏查。(2)乙肝病毒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尤其40岁以下男性患者明显高于40岁以上,这可能与本单位多数职工多年在野外工作,经常在外就餐以及与高危人群接触密切。故在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过程中,这部分人员应重点防治,对hbsag阴性者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降低其发病率[3]。(3) al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 从本次统计结果表明,30~40岁、40~50岁年龄组乙肝病毒携带者alt明显高于正常组[4,5]。说明该人群由于免疫功能的原因或其它各方面压力较大,引起肝脏负担加重,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alt增高而处于乙肝活动期,和相关报道相符。

【参考文献】

1 高振玲.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1999,20:153.

2 张定风主编.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第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258.

3 张继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比较.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99.

4 朱玲,林玉梅,胡斌.1306 名军校报考者检测乙肝4 项、alt、抗? hiv 血清学标志的调查.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5:284.

5 张艳良.500例血清5项hbv标志物检测的回顾分析.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9:180?181.

上一篇:1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康复的观察 下一篇:大咯血的急症内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