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时间:2022-01-22 01:49:31

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摘 要:从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人才的现状着手,从专业师资建设、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与专业实训三个方面对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数控技术;中职教育;改进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的更新以及产品精密度的提高,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正逐步被先进制造技术所代替。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数控专业人才,搞好数控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是每个学校所面对的问题。

如何提高数控专业的教学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以及数控设备操作技能,笔者从专业师资建设、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与专业实训三个方面做些探讨。

一、数控专业师资建设

1.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技能培训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技能培训,比如省级、国家骨干教师培训,使专业教师不断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项技能赛事,在比赛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增强危机感,以便能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高。

2.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

教师必须下到生产一线,到企业锻炼能接触到更多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与新的设备。只有教师视野开阔了,才能教给学生更多新的东西。同时也能将在企业锻炼中获得的知识反馈到教学中去,制订新的教学方针和策略,以便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控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必须与专业高度统一,可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强调理论知识是为实践操作服务的原则。课程体系分两大部分:

1.专业基础课

包括《机械制图与CAD》《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等组成。按照数控专业特点,适当拓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优化和整合,突出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的学习。

2.专业主干课

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与编程》《MasterCAM》《CAXA制造工程师》《特种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根据数控专业的特点,重点介绍些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强化学生数控加工与编程的能力,以适应岗位的需要。

三、数控专业教学与实训

数控专业主要任务是产品加工程序的编制与数控设备操作。笔者认为可从数控仿真教学和校企合作两大方面进行努力。

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制与产品加工,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能在数控编程与加工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要实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特色真正得以实现,除加强专业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大教学装备投入,建立校内工程实训中心以外,还要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数量足够、稳定可靠、技术水平高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校企联合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办学条件,并不断得到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张炼,陈琪琳.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一件运动衫》教学实录 下一篇:小学高效课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