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研究

时间:2022-01-22 04:32:44

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成本收益模型,得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在家种田的收益率远大于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通过高考升学改善经济条件动力不足。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必须提高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措施包括:优化资源配置,调整高考升学政策,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生源就业和回少数民族地区创业,建立基于高考升学的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10—004—0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好发展,但作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子之——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本文拟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举措进行初步探析。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研究的认知背景

从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研究的大量文献来看,学界已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达成共识,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有许多看法,但目前,还没有人把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作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子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不单单指针对少数民族生源的高考及其录取本身,而是指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高考录取以及就业等在内的广义上的高考升学。

(一)认知背景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种观点[1]:第一,地理劣势论,认为区位劣势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历史依赖论,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源在于起点低;第三,政策滞后论,认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照顾不够是致其落后的主要因素;第四,制度缺陷论,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落后是由于市场经济化程度低造成的;第五,经济社会资源匮乏论,认为金融体系落后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落后的主因。以上五种观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定政策的出台。

(二)当前做法

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就有必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但实证分析表明,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教育不仅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从某种程度影响了其经济的腾飞[2],高考升学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自然责无旁贷。当前,在通过提高高考升学经济效益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各地主要采取高考加分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少数民族考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一些优惠。以吉林省为例,借助高考加分政策,2008年和2009年,该省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数分别为20188人和21434人,占全省总数的14.4%

和14.2%,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9.15%的比例。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比例分别为74%和82.3%,高于全省70%和78.4%的录取比例[3]。但提高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的途径和目标并不是高考加分,高考加分充其量只能是手段之一,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呼声的背景下,高考加分显然远远不够。

(三)他山之石

有西方教育学者认为,教育升学与经济的关系并不是教育永恒和稳定地促进经济发展。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教育升学在经济发展中究竟发挥何种程度的促进作用,甚至能否发挥促进作用,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2]。新西兰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在新西兰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收入越丰厚。目前全新西兰平均周薪税前为660纽元。若没有正式中学学历,93.3%的人年薪少于4万,只有6.7%的人会有机会年薪超越4万。与此相比,若具有学士后或硕士学历者,便只有51.4%的人年薪少于4万。而高达48.6%的人年薪超过4万。通常,教育升学收益通过劳动力市场生产率的提升而得到体现,但并不总是这样,因为教育升学收益既包括对生产力的影响,如促进技术进步,也包括对非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人口增长率、健康水平、民主化、政治稳定、人权、环境、贫困和不公、犯罪和以及强迫劳动等。虽然后者并不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显而易见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十分有利[4]。西方教育学者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表明,为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研究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已经迫在眉睫。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成本收益分析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研究的认知背景,本文首先从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成本收益方面着手分析,研究分微观的家庭和宏观的社会两个层面,并推导出成本与收益函数。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成本与收益概念

1.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是指社会、个人(家庭)在教育期间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的活劳动以及物化劳动的总和。通俗地讲,教育成本是培养学生期间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成本分为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其中家庭成本很容易理解,即家庭因子女高考升学而产生的后续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则指政府和社会因此而投入的费用,如政府的教育科研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办公经费等。

2.收益概念

教育收益是指社会、个人因教育投资而获得的报酬。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收益可分为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个人收益主要指通过教育个人收入得到较大提高,物质生活因此而改善,精神生活因此而丰富等,而社会收益则是指人力资本得以形成、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和犯罪率因此降低的社会状况等等。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成本与收益

上一篇:浅议盗窃与扒窃、盗窃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实践运... 下一篇:关于刑法修正案八对寻衅滋事罪修改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