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走罐治疗布鲁氏杆菌病引起的后背窒息样痛

时间:2022-01-21 04:12: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06-01

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也属职业病,地方病。九十年代末该病“死灰复燃”,在全国范围内疫情普遍回升,内蒙古疫情较重。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关节肌肉痛,疼痛剧烈时患者被迫处于固定的弯曲状态,此外还有肝脾肿大、肿痛等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其中后背痛常表现为窒息样痛,这一症状虽然发生频率较低,但患者十分痛苦。而且西医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从2003-2013年接诊了上万例布病患者,大部分患者经抗菌治疗、中医中药治疗都能治愈。唯有后背窒息样疼痛的患者治疗上较困难。笔者采用刮痧走罐疗法治疗布病引起的后背窒息样痛5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最大67岁,年龄最小1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长的3年,病程最短的15天,平均18.25个月,约1年半多。全部患者来源于我市九个旗县市区及部分区内外来我站布病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患者。

2治疗方法

2.1使用工具:犀牛角刮痧板及刮痧油、玻璃拔罐器。

2.2刮痧及走罐部位:督脉、膀胱经1、2侧线,共5条线。

2.3刮痧及走罐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漏背部,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左右第1、2侧线共5条纵线为刮痧部位,涂均刮痧油,再用边缘钝滑的刮痧板与皮肤呈45°~90°角,由上向下刮拭背部皮肤,先刮督脉,然后刮拭膀胱经的1,2侧线,每个部位刮8-20次,平均15分钟。体质强壮者均以泻法施治,体质弱者则以平补平泻法施治【2】。刮痧之后按上述经络顺序走罐。开始治疗时3天一次,症状缓解后5天一次。总疗程3-5次。

3治疗效果

56例后背窒息样疼痛患者,经1次治疗治愈的7例,占12.50%;经2次治愈的14例,占25%;经3次治愈的22例,占39.29%;经4次治愈的8例,占14.29%;经5次治愈的4例,占7.14%,经5次治疗,基本治愈1例。占1.79%。经过5次治疗共治愈55例,治愈率98.21%。其余1例患者基本治愈,但一年后随访时自述劳累或变天时后背会疼痛,但这种疼痛能够忍受。该方法治疗布病患者后背窒息样疼痛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孙某,男,41岁,牧民,于2006年7月6日,发热,多汗,乏力,后背窒息样痛,确诊布病入院治疗经抗菌治疗后发热,多汗,乏力症状好转,但后背窒息样痛仍未见疗效,给予上述刮痧走罐治疗1次基本治愈,3次痊愈。

5体会

布病的发病机理较复杂,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许多研究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进展,但未能揭示出全部机理【1】。 由于布氏菌是细胞内寄生,所以布病的治疗难度较大,急性期经过联合应用抗菌素,及中医中药容易治愈,但慢性期很难治愈,有的甚至致残,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布病患者后背窒息样疼痛是较难治愈的一个症状,而且患者十分痛苦,笔者结合所学过的中医理论,大胆实践,应用刮痧走罐方法治疗这一病症,取得了显著疗效,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经过2-3次就能治愈,小部分经过4-5次治愈,极少部分未能完全治愈。

祖国医学对布病的认识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一急性期属于外感病;慢性期一是由急性期失治,误治而来,二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致。布病表现出的后背窒息样疼痛属中医辨证的血淤型或痹症型,刮痧走罐疗法具有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畅达气血,通经止痛,泻邪排毒,攻补兼施,双向调节等作用,因此该方法治疗此病症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无痛苦,医疗费用低,疗效显著。为解决目前的医疗危机(高新技术带来高额医疗费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人们群众健康的危害)提供了一种中医非药物疗法。在布病疫情普遍回升的情况下,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东楼,布鲁氏菌病防治防治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30.

[2] 张秀勤,郝万山。全息经络刮痧法[M].新华出版社,1999:91.

作者简介:

王金梅(1963-),女,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

上一篇:子宫肌层鳞状细胞癌1例 下一篇: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