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护水晶般的幼小心灵

时间:2022-01-18 02:03:26

用爱守护水晶般的幼小心灵

摘要:幼儿说谎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我们要全面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弄清其产生的原因、行为表现,出现这种现象反应了什么,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幼儿 说谎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74

偶然看到一则有关幼儿溺水身亡的新闻:南京市一个5岁女童慧慧,在家门口玩耍时失踪。当时两位目击的4岁孩童都称是“慧慧被人抱走”,接报后,南京六合警方会同当地辖区政府和居民全力查找。几天后,慧慧被发现在家附近的一个菜园小池塘内身亡。民警综合认定属于意外落水溺亡事件。民警多方调查得知,“被人抱走”一说,系两名4岁玩伴因为害怕而临时编造出来的谎言。其实,是当时小女孩玩耍不慎失足跌落池塘,两名玩伴看见后,试图跑过去施救,但因体力有限而未能救出。后来大人多次焦急打听询问,两名孩童胆小害怕,就无意中编造了谎言。

幼儿说谎行为是幼儿成长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对此我们要全面认识,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1 幼儿说谎的类型、原因及表现

幼儿说谎的类型一般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原因大都有以下几种:

1.1 他人的影响

有些幼儿的说谎行为,其实大多数与自己周边的大人有关,家长的说谎行为是造成幼儿说谎的一个直接原因。幼儿的生活中,接触的最多就是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和老师是权威人物,如果他们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起码为他们的说谎骗人壮了胆。

比如:在老师上课时为了让孩子认真听话,随口给予孩子的承诺,“今天课堂上表现好的孩子,只要得到大苹果的就能优先选择区域活动的角色”可是课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到给予孩子相对的奖励,老师的行为可能是无意的,也就随口一说,但对孩子来说的的确确又是在“骗人”,这种情况对孩子一定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1.2 幼儿自身心理的发展特点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都还小,对于以前发生的事情记不清楚,尤其是回忆一些时间较久远的往事,更是模糊不清,有时会把现实和想象相混淆,把想象中的事情误以为实际发生过的。

例如前文所述新闻中的两名幼儿,其实他们所见的和大人所问的根本完全不同,但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两名幼儿因为大人造成的紧张、恐慌氛围,而内心感到害怕,无意识下编造了“小伙伴被人抱走”的谎言。事实上却是因为围观者、警察给孩子带来一种恐惧和胆怯,在这种情境下,孩子的思维比较混乱,没有逻辑性,同时再对孩子进行误导式的连串提问,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相应想象,从而说出了“被人抱走”的假象。

1.3 为达到某种目的

像我们在一些绘画课或是数学操作活动中,由于幼儿各自的发展水平不同,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也有差异,有时候为了鼓励动作偏慢的孩子提高速度,我们会以游戏为名,让先完成的孩子先进行游戏,就这样很多孩子就会谎称:“我也做好了!”然后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把未完成的作业纸塞进自己的作品袋里。为了能早点和同伴玩游戏,于是幼儿就有意和老师说谎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1.4 害怕、逃避指责批评

罗素曾说:“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在幼儿说谎的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幼儿是因为做错了事情或者没有达到别人的期望,害怕自己受到批评指责与惩罚,因此才说了谎。

记得某个午餐时间,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把饭碗都放进篮子里了,笔者发现沿途有一大块漏下来的饭菜,地上弄得很脏,一个不小心很容易被油渍滑倒,于是笔者就问:“是谁打翻的饭菜没有捡起来?”结果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连忙摇头摆手示意不是自己打翻的,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2 采取适当方式干预幼儿说谎行为

2.1 无意说谎

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七岁以下儿童很难区分现实和想象的界限,时常会将两者相混淆,幼儿经常表现出言无其物、漫无边际的情况,无意说谎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一,通过相关儿童文学作品帮助幼儿纠正说谎的心理。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不管是在家或是在学校,孩子们都喜欢从故事中吸取更多有趣的事情,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也引用了各种故事情景,帮助幼儿在故事中学得更多的知识,更能帮助幼儿纠正一些错误的行为。

第二,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帮助孩子累积生活实践经验。

这样一来,便可以缩短幼儿的想象世界和实际生活的距离,说出来的话就比较真实可靠了。

2.2 有意说谎

第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

就像这条新闻中的两个孩子,其实只要大人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孩子在说谎时表情和语速与正常交流时区别很大,说谎的孩子眼睛不敢直视,眼神总会有些躲闪。如果是平时不撒谎的孩子,偶尔说谎时神情也会不对。在此次事故中关键的是,如果将两个孩子分开,先平抑他们的恐惧和害怕的心理,然后找一些善于沟通的成人或者孩子,在游玩时采用诱导方式提问,可能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更不会有误会产生。

第二,改变教育方法,及时鼓励、表扬孩子的诚实表现。

当发现孩子说谎时,我们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更应该关心的是谎言背后所透露的含义,寻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责罚和批评,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说谎是不好的。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才能把自己的错误坦白地告诉家长或老师,而不会发展到用说谎来逃避惩罚的程度。

在这么一个花花世界里,“虚荣心”和“好胜心”人皆有之。成年人都可能满口谎言,更何况是单纯的孩子们呢?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的还原孩子们最纯净的心灵,让他们小小的内心健康纯洁的成长,对于孩子的谎言,我们应给他们更多一点理解、更多一些爱心和耐心,蹲下身子和孩子沟通,慢下脚步,放正自己的道德姿态,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探索小小的内心里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谎言才会逐渐消失。

作者简介:陈怡璐(1987-),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江苏苏州 215132

上一篇: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下一篇: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途径探析